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经典古刹明性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经典古刹明性寺

  ■本报记者王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经常听人说,在南票区有一个辽西著名的寺庙建筑群,其结构形式之巧妙,艺术之华美,布局之规整,设计之严谨均可称辽西一绝,非常值得一看。7月12日下午,本报采访组和南票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缸窑岭村的明性寺。

  往村里走了没多远,就见路边突出了一座古式建筑,非常明显,这就是明性寺。我们把车停下来,只见明性寺的门前很乱,碎石破瓦,还有一些杂乱的招牌,再加上门前马路的扩建没有考虑古文物的保护,车来车往就更乱了。门前两边有小商铺,和寺院建筑极端不协调。由于我们来的时间有些晚,寺院锁着大门,我们就从旁边的一个理发店进了寺院。

  其实明性寺门前除了两根十余米高的青石旗杆外,最显眼的还要属在山门前台阶处分列两旁的一对石狮,它们分别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是一只雌狮,它仰天搜寻,左脚轻抚幼狮,而身下的小幼狮憨态可掬,看上去似乎在感受着来自母狮的爱抚,又似乎想趁母狮不注意就溜出去看看,传神之处,绝对是妙不可言。左边石狮是一只雄狮,其动作则是右脚踏一彩球,狮态威武雄壮。两只大狮子的面目表情特别丰富,而且区别于我们常见的一些脸谱化的狮子,表情夸张而不过分,身体装饰部分也是恰到好处而不浮华,整个身体线条特别流畅,把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仔细去品味,似乎应该有呼之欲出的感觉。百年的风雨在这两只狮子身上好像没有留下过多的沧桑印记。过去常感叹时光如梭,生命短暂,可在这活生生的石头雕塑面前,感觉到时光已经在这里被定格凝固了,同时凝固着并在暗暗涌动的还有那已经被石匠们赋予鲜活生命的一百年前就开始尽寺院守护职责的石头的灵魂。辽西著名寺庙建筑群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东街路北,依缸窑岭北山而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坐北朝南。据《朝阳县志》(缸窑岭原属朝阳辖地,1961年7月划入锦西)记载:“明性寺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县南(指朝阳)一百六十里缸窑岭镇。为该处宣讲堂诸善士捐募修筑,寺基颇宽敞,前后共五层殿宇,内释迦佛、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关圣帝君、张桓侯及十八明医等像。”又根据“重修明性寺碑文”记载,明性寺在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四月在北堂慈善会会长主持下重修,至今日规模。

  工作人员很专业地讲,明性寺布局规整,设计合理,五层殿宇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气势宏伟。建筑艺术继承了清代华丽的风格,又具有民国初年的新式做法,集清末民初于一体,是古代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的典型代表,是葫芦岛地区晚清时期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明性寺1963年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1990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整个寺院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

  我们登上台阶来到了第一层建筑——山门佛殿。只见山门两边门墩上各有一小石狮,三间门房,中间一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各供奉四大金刚。(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在山门东西各有角门,山门、角门以墙相连,两角门样式相同,各有木门两扇。山门东西角门与第一层僧房的屋墙在第二条横线上,前边四个台阶整齐等距排列。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第二层建筑——牌楼和钟鼓楼。这是一座三门重楼式水泥牌楼,东西建有鼓楼和钟楼,鼓楼东、钟楼西又各有一月亮门,前面塞满了柴火一类的障碍物,可能是想起到保护作用吧。牌楼由四根四棱水泥柱支撑着,在中间的两根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字迹也看不清了;两边翼柱上塑有龙珠图。在牌楼中还有题写“超凡入圣”的大匾,两边的小匾和圆形浮雕图案都看不清楚了。从门台阶上去,记者登上了台楼,当年和尚们晨钟暮鼓的样子,仿佛历历在目。

  第三层建筑是这里的第二层佛殿。走进去,只见半圆形过道拱门,拱券处磨砖凸凹数层,还有花纹图案。在这层建筑的顶部还有一个呈方形的平台,台上再起一阁,砖雕上刻着“天马祝寿云龙图”和“松鹤延年”的图案,阁内还供有岳飞等塑像,十分逼真。在这几间殿阁中,记者都看到精美的砖雕花鸟图案,比如鲤鱼浮莲等浮雕,很漂亮。

  以此类推,第四层建筑就是第三层佛殿了。这也是拱式门洞,在门洞两侧前后还有侧门,沿着侧门石阶还可登上平台。由于小殿的门窗几乎是堵着的,大家看不真切里面的样子,只能依稀辨认出里面有佛像,还有几根房梁和柱子,在墙壁一侧好像还有隐隐约约的壁画,内容就看不清了。来到门洞顶上,记者看到一个铁顶香炉,上面有“明性寺”和“中华民国十九年九月九日立”的字样。

  在第五层建筑——第四层佛殿中,记者看到门洞里的屏风石碑,两块石碑分别记载着重修明性寺的始末和修庙时捐助人名及数目,但上面抹上的石灰表明“文革”时期已遭到破坏了,原有的碑文只能模模糊糊辨出很少一部分。

  我们最后看到的是第六层建筑——第五层佛殿。这层佛殿是建在有两层楼高的多层高台基上,沿着通道和石阶梯,记者登上这二节高楼。只见二层阁内供奉着“真武大帝”的佛像,看上去很威武,但有些凶,记者有些不敢靠前。

  曾听说这里共有七层建筑的,可站在第六层建筑上,记者看到后面再没有什么东西了,都是现在农家的住房。但从最后一道砖墙上却开有一个小门,门前石阶上摆着一些供果。这恰恰表明这里确实还有一层建筑的。记者遂向路过的村人打听,果然,一位当地人证实说,原来这后面的一排平房都是佛殿,很长也很多,只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居住的房子了。原有的痕迹没有了,真是让人倍感遗憾。

  寺院钟鼓

  寺院不大,十几分钟我们就转了一圈,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明性寺里有一口大钟,钟上有铭文,对钟和寺的创建时间都有交代,铭文为:直隶省朝阳府城东南缸窑岭明性寺敬铸钟一口,重有一千余钧,众善士募化,名列于匾,恒善学堂经理,光绪三十二年菊月榖旦。工作人员解释,菊月是农历九月的别称,榖旦是完成的意思,钟上的纹饰设计和别的寺院清代的大钟基本差不多少,无外乎是一些法器和花卉、佛教符号等图案再加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文字。

  我们感觉这口大钟奇就奇在它没有放在钟楼上(明性寺有鼓楼),而是放在一个门洞状的建筑中,而且从两边地上散落的雕花石脊可以看出当年围绕这口钟的建筑很是精美。

  据资料记载,钟和鼓是佛寺中常用的两种法器,也是经常配合在一起使用的法器。在佛寺中,钟鼓通常被用来作为在法会佛事中敲击,起到音声佛事的作用,除此之外,钟鼓还具有多种用途,其中钟是寺院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在印度,在召集大众时,常常打击木制的犍椎。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记载,在七月十五日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佛陀告诉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召集大众。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于是便将中国固有的钟、鼓等代替了犍椎。佛鼓具有报时的作用。佛鼓有多种类型,其中法鼓是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设于法堂东北角。法鼓是在法会开始之前用来告知大众,或者在主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候敲击。法鼓也比喻佛陀说法如鼓,可劝诫大众向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茶鼓设在法堂的西北角,在请茶、进斋、普请、放参更点时击之,一般是长击一通;大鼓是早晚报时、号令时所用的鼓。架在作为一种集合僧众的法器而使用,而且还具有号令僧众的作用。所以在寺院中,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于是便有“晨钟暮鼓”之称。

  承载历史文物遗存

  我们看了一圈,总体感觉这里的建筑还是相当有特色的,只是被破坏的痕迹比较明显。而且,大概是为了重新修缮,这里到处堆着砖瓦,院子里树木也不多了。重新站在寺外,记者回过头来打量这座神秘的寺庙群,一个极漂亮、有特点的屋脊群便呈现眼前。只见屋顶脊角或呈龙卷尾,或呈人字形,在脊上还有脊兽各异,栩栩如生。有的阁檐繁密小巧,全是木结构,有的斗拱角处还挂有小铁钟,微风抚过,叮当作响。

  寺庙前有休息的当地人,据他们介绍,1947年以前,明性寺有20多名和尚,院内每日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而且,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明性寺的庙会,赶会的人特别多,最远的还有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呢。庙会几天之前,这里就会热闹非凡,人们搭台唱戏,做买卖、烧香、许愿、求神拜佛的达几千人之多。三月三日这天,钟声、鼓声更会震荡十几里,各处来的僧人都由明性寺供膳。三月三庙上大加施舍,向赶会人供食一天。这一天几里之外都闻到烧香气味,赶会的人之间如有摩擦口角,人人上前阻止,长者更会大加指责。庙上住宿安排不开,远客可到百姓家投宿,各家各户如待贵宾安排食宿,甚是隆重。

  1947年后,明性寺曾做过中共锦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后来一些佛像又被扒掉,办起了小学。再后来,乡政府把最后的佛殿扒掉,盖成了住房,也就是记者找不到的那第七层建筑了。到了文革时期,这里的各处对联及铜香炉均被砸掉,后小学搬出,明性寺就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了,各殿门窗被毁,方砖小瓦被砸坏。现在的明性寺已年久失修,砖石被风化剥蚀,壁走檐垂、木朽瓦落,六层殿现存五层半了。2009年,文物部门开始对其进行维修。

  目前,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如有些具有价值的民居被扒掉,代替的是没有特色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情致韵味。南票区宣传部巴部长表示,保护文化遗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部门从规划开始就应与文物保护部门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一个地区发展的历史,科学地把古代、近代的建筑和谐统一在一起。

  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载体。保护好文物,挖掘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构建南票和谐社会和加快经济振兴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记者侯铁摄

 
 
 
前五篇文章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解放前中卫县城关寺庙及庙会概况

解读平定天寺双塔之二:打上宋朝文化的烙印

解读平定天宁寺双塔之三:神秘的舍利子

解读琅琊古刹

 

后五篇文章

唐僧出家地:海岛金山寺被毁之谜

“崇光寺”历史钩沉

《唐五代佛寺辑考》再辑考

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考古散记

拜寺口双塔维修与考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