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浅析唐卡颜料的调制及运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浅析唐卡颜料的调制及运用

  丘宁

  [摘要]唐卡具有色泽艳丽、愈久弥新的特点,这与其绘画颜料的选择和复杂严谨的调制及绘制工艺有关,它造就了唐卡艺术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族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唐卡;颜料;藏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2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77-02

  藏族唐卡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艳丽的奇葩,富丽多姿而又神秘迷人,其对颜料的调制及色彩的运用都自成特色。一幅精美的唐卡,虽历经几百年、上千年的时间,画面依然光彩夺目、灿烂如新。

  唐卡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绘制工艺上。唐卡用色非常丰富,配色种类高达160种之多,所有的颜色都源于五种基本色——白、红、绿、蓝、黄,再通过不同比例调制出各种颜色,由此可见画师配色的细腻。他们对颜料的应用、提炼,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制作、调配和使用技术。这些色彩原料,经过画师灵巧的双手,造就了唐卡艺术的生命与辉煌,使其以色泽艳丽鲜亮、愈久弥新而著称于世。

  唐卡颜色的这些特点和绘画原料的选择与复杂严谨的制作流程紧密相关。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唐卡是藏族人供奉之物,因而绘制材料也十分讲究,所有的颜料皆取自大自然,用它们绘制的作品色泽纯正、品质优异、耐光性强,历经千年而不褪色。

  唐卡颜料主要有矿物类、植物类两种:矿物类主要颜色有白土、红土、南碱、朱砂、蓝靛石、硼砂、寒水石、紫铜矿石以及金、银、玳瑁石、猫眼石、胭脂、墨锭等,植物类有野菊花、绿绒蒿、黄花、飞燕草、避阳草、青莲花、松香、藏红花、龙胆、姜黄以及一些海藻类寄生物。还有一些颜料是纯金纯银加工或各类珠宝研磨的,有色的珊瑚和珠宝具有纯度高、质量稳定的特性,可使画面色彩更加艳丽夺目,而且历久如新。金色不可或缺的应用是唐卡的绝技,金经过磨制加工后使用,除可以描绘出各种丰富的线条、图案外,本身的成色可分出十多种色相,可以用珊瑚或玛瑙特制的笔在涂金的画面上磨出很多层次。

  传统唐卡颜料的配制方法都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一般工序分为采集、精选、清洗、浸泡、熬煮、研磨、蒸发、制丸等。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所有工序几乎都由人工完成。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有了一些改进,有些工序已经由半自动机器代劳。但是,细磨、研磨、分层、分离等工序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手工完成。

  唐卡各种绘画颜料都是分别配制的。花青色由一种叫“欧然”的草加工而成。胭脂色产于察隅地区的一种黄色树皮内,置于罐中加水煎熬而成。石青、石绿两种颜色属于同一种矿石,经过加工后分离而成。分离时,首先把这种矿石捣碎成颗粒状,然后研成细粉,在沙锅中加植物油煎熬,浮在上面的是石青,沉在底部的是石绿。石青在器皿中湿研几天后,浮在最上层的是淡蓝色,第二层是蓝色,第三层是天蓝色,最底层为青色。石绿在经过湿研之后,第一层是淡绿色,第二层为绿色,第三层为大绿,全凭经验丰富、技艺娴熟的技师们通过眼力和手感来区分。经过调制的矿物颜料不含杂质,具有任何时候都不失去光泽的优点。植物色的蒸发提取方式是在炭火上放置许多小瓷碗,把经熬煮出色的液体一点一点地滴注于碗中使其蒸发。植物色丸中杂质含量往往较多,所以,在使用植物色时需先进行浸泡和沉淀,不用下层的杂质,以保持其色彩的纯正。冷金黄色的制作是把成色上好的黄金碾成纸一样薄的金片,把金片切成细的金丝,再把碾好的石粉和玻璃粉与金丝混合,用圆石头研磨,同时往里一点一点加水,直到这些混合物调和成稠糊糊的粘液为止。最后用清水把混合物中的石粉和玻璃粉冲涮出来,只剩下含有金粉的溶液。

  在调制颜料时还要注意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火势的高低、胶的浓度,还有用力的大小等,掌握不好颜色就变了。例如朱砂颜料是把矿石放在碗里轻轻研成粉末获取的,如果用力过大,制成的颜料色泽就较浑浊。胶水的浓度需要掌握好,不能浓也不能稀。胶水过浓容易造成底色开裂或起翘,胶水过稀又会造成底色不牢固,时间长了有可能出现脱落现象。因此,需要根据经验调整胶水的浓淡。

  除了各种珍宝以外,大量的矿物质颜料是绘制唐卡的主要成分。现代有些人用广告颜料代替矿物颜料,以次充好,正好失去了唐卡传统颜料最宝贵的特点。这些化学成分的广告色初期鲜艳,但很容易变质变色,不易保存。

  色彩的处理和运用是唐卡画的一大基本技巧。上色时,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法和步骤,讲究色彩的浓淡强弱。一张精致的唐卡常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染色有传统方法,如“分染外始至内终,根部暗深边外淡,广用渐渐淡染法,挑染笔触要均匀,点染笔迹要相同,平染不能留笔痕,粗染不应见笔触”。绘画时,讲究严格的程序,绘制过程非常考究和繁杂。刻画时对轻重的掌握非常重要,这些技法在其他画种中是看不到的。绘制唐卡所需要的各种颜色事先要配出来,不仅是主要色,还要配出多种混合色。蘸笔的技法也关系到画面的色彩效果,用毛笔从盛放颜料的碗里蘸颜色时,根据不同颜色的特性,蘸笔也有其特殊讲究。如“白色、石黄和雄黄,如从雪山顶处取;大红、桔红、副粉色、金粉、银粉和金属色类,务须从碗壁蘸取;青绿色类则需从海底捞”。颜料中要调进骨胶和少许牛胆汁以防腐,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每次上色都很淡薄,多次填色后才能达到细腻和厚重的感觉,如果画布吸收得好,看上去自然通透。青色通常是专门用来表现天空的,画时首先将表现天空的部分用三青色平涂两遍,再用二青湿染两遍后进行点染,点染时落笔要轻且不留笔痕。唐卡所描绘的诸佛、菩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符号。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然后画佛身,眼睛先空着,然后用金色或彩色画衣服上的图案,再画上眼睛。拉金线这一技艺水平精湛,一支小毛笔,就少许金箔粉,画师所绘制的范围,含括了所有的细微之处,这无疑是对画师功底的极大考验,也是画龙点睛的绝妙之处。

  设色通常分为干、湿两种。干画法色彩显得浑厚凝重,湿画法色彩则显得清新明快,一般根据主体和造型确定。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画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明面由暗面表现,突出有凹处体现”的晕染原则和色彩运用、搭配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线描是对人体轮廓的把握,是在塑造人体的骨骼,那么色彩晕染则是填充人体的血肉。色彩的用法非常讲究,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审美内涵,特别是红、黄、蓝、白等颜色表示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民族性:白色表示吉祥、纯洁、慈悲、和平;蓝色表示愤怒、严肃、凶恶,但不失美感;红色象征权力;黄色则表示功德广大、知识渊博。黄色特别适合用于刻画性格温和、稍带点严肃的人物形象。金色在唐卡中运用广泛,它不仅能统一高纯度的对比色,使画面色彩统一和谐、浑然一体,更能提高亮度,突出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达到辉煌灿烂的效果。

  唐卡重彩底色一般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我们常看到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以朱砂为底,用金勾勒,风格富丽;黑唐卡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以黑色作底色,用金、朱砂等勾勒后以浅色交染法染出,画面威严、庄重、神秘;蓝唐卡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金唐卡以纯金敷底,用朱砂勾勒,用磨金法绘制图案,只在佛之髻及眼部敷填颜色,效果十分堂皇;银唐卡则用银作底,以黑勾勒,敷以淡彩,显得十分雅致。

  唐卡本身的形式也富有装饰色彩,几乎所有唐卡都加有红、黄、蓝三色边饰。红、黄二色边饰多以色彩绘制,这种方法在民间沿用至今。西藏中世纪以后,则选用三色图纹绵缎缝制组合而成,并在画面上盖以黄色丝幔和二条红色飞燕,这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装饰性与保护功能,而且还有文化涵义:红、黄、蓝三色分别代表天、地、火,是构成世界的元素;或者说代表天、地和地下三界。

  藏区阳光灿烂、天空湛蓝,金顶红墙的寺院,圣洁高耸的白塔,夏天青草绿地,冬季远山白雪皑皑,所有的一切都显得美丽纯净、色彩鲜明。藏族画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喜欢对比强、纯度高的颜色,运用大自然赋予万物的绚丽色彩,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色彩对比、冷暖交织,使画面效果鲜亮,显得金碧辉煌,大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同时,他们也注意画面的整体协调,轮廓线使用墨构,再敷线以淡色,形成典雅大气的格调,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装饰趣味,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一个五彩缤纷、富丽多姿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马成俊.热贡艺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熊文彬.西藏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

  《丝绸之路》2010年第8期

 
 
 
前五篇文章

浅析拜占庭镶嵌画与敦煌壁画的差异

佛教与三藏简史

香积寺食神天下

兴衰起伏白塔寺

于阗美术的发现

 

后五篇文章

深山幽兰炳灵寺

神秘《弘一等人书法册页》考辨

神秘妙音寺

圣轮法师眼中的茶与禅

十二圆觉菩萨名号及其著名艺术遗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