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日本的寺院的佛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本的寺院的佛塔

  日本的佛教寺院由金堂、讲经堂、僧房、回廊、山门、佛塔等建筑组成。上述图片是最具日本代表性的佛教寺院建筑。而佛塔是最早的佛教寺院建筑之一,大凡世界宗教建筑都有塔的存在,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的建筑中都有塔。然而,塔的用途与意义因宗教而异。

  基督教建筑中的塔是钟楼。来自城中钟楼的钟声告诉人们每天以及特别日子中的每个时刻。伊斯兰教的塔也极为类似,它告知城中的人们登高咏吟古兰经进行祷告的时刻的到来。

  佛塔应该说是具有佛教建筑起源的特质,犹如礼拜堂承载着基督教建筑的历史一样。

  与基督教一样,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讲经布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佛教建筑。唯有释迦牟尼的教诲,语言是信仰的唯一依存。然而,当释迦牟尼涅磐之后,人们开始寻找语言之外的信仰依存。

  首先,将信仰寄托于释迦牟尼的遗物上。如用过的器具、穿过的衣服等等,但最受重视的是其遗骸,即佛舍利。当然埋葬遗骸的坟墓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面向坟墓合手拜祭。坟墓由单纯的土堆逐渐演化为建筑。佛塔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当初,佛塔非常简单,只是用石块或者砖头将土堆堆砌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佛塔逐渐增高,并开始分为几层。另外,还出现了木结构的佛塔,这应该是由中国传入的。这种木结构的佛塔是在飞鸟时代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对此,甚至许多佛教徒都一无所知。佛塔下面安放着释迦牟尼的遗骨。释迦牟尼的遗骨称为佛祖舍利,因而佛塔正确的称呼应为“佛祖舍利塔”。

  佛塔层数为奇数,通常为三层、五层、七层,五层塔最为常见。于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法隆寺佛塔即为五层,日语称为“五重塔”,是过渡类型的佛塔。

  佛塔的外貌显示它源自坟墓。我们先看看佛塔顶端塔尖的凸起物称为“相轮”。它的底部是个小基座,由此伸出的芯棒串附着九个轮,最上端是镂空的装饰品。

  相传,遵循当时的习俗,释迦牟尼的遗体采用了土葬,在土坟的上面栽种了树。相轮下部的小基座代表着土坟,上面的芯棒意味着树干,而串附于芯棒上的轮与镂空的装饰品表示树的枝叶。

  不只是相轮,整个佛塔也与相轮同样明示着坟墓的形态。重叠着的屋顶相当于树的枝叶。立于塔中的那根粗圆柱,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但它代表着树干。并且,它延伸至地下,立于基石之上。基石上被挖出一个小洞,洞中安放着佛祖舍利。

  佛教在印度初创时,信仰的对象全是佛袓释迦牟尼留下的实物。安放佛祖遗骨和遗齿的坟墓当然也就成了信仰的对象。随着坟墓的高大化、建筑化,逐渐演化成为佛塔。

  如果一味如此发展下去,佛教或许会象印度教那样,塔建筑随处可见。但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印度远征改变了事态的发展。受亚历山大带来的希腊雕刻的影响,佛像出现了,于是为了安放佛像供信徒膜拜而建造了金堂。

  从此,佛塔与金堂两座主要建筑并立在佛教寺院中。不久,在两座建筑的基础上,佛教寺院中又增加了讲授佛经的讲经堂。

  佛教建筑于6世纪传入日本。这时,佛教建筑处于佛塔、金堂、讲经堂并存的阶段。

  佛教传入日本之初,佛塔位于寺院的中心。但是,很快金堂取代了佛塔的中心位置。法隆寺彰示了这一过渡阶段,右侧为塔,左侧为金堂,两者恰当地并立于寺院中心。

  位于日本古都奈良的法隆寺五重塔大约是在释迦牟尼涅磐千年后建造的。高度约31.5米,具有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风格。细看之下,五重塔确实还残留有坟墓的痕迹。在二次大战之前,日本一般还在实行土葬。人们在遗骸上方堆砌土堆,土堆顶部上面立有称之为“卒都婆”、上面刻着火焰形装饰的木牌。在不久以前的农村,这都是些极为常见的坟墓形式,原本这也是从释迦牟尼的坟墓演化而来。据说,释迦牟尼沿袭当时印度教自然信仰的形式,葬于树下。

  法隆寺五重塔虽说光彩夺目,但它仍为释迦牟尼的坟墓。据说,这里埋藏着释迦牟尼的遗骨,但自明治时代开始的挖掘调查得知,在这里的水晶容器中收藏着钻石和其他宝石。

  法隆寺五重塔与金堂面向正面,并列排列着。这种布局反映着释迦牟尼涅磐后千年的历史。

  法隆寺左为佛塔、右为金堂排列的布局向人们昭示着对佛舍利与佛像在信仰上的“对等”。

  据研究,法隆寺建于公历607年。近年,通过年代年轮法对立于塔中心的五重塔立柱进行科学的调查表明,其原木材的采伐年代比7世纪初还要早近百年。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佛教早于6世纪前半叶的538年便传入了日本。

  不久,佛塔被逐于围绕金堂与讲堂的回廊之外。如今,只有大规模的寺院才建造佛塔。

  有学者指出:“日本的文明,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选择了模仿的道路。” 但应当看到的是,日本的寺院建筑是在与中国很不相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历史上,日本在隋唐和宋元两次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后,都有自我消化吸收的所谓“锁国时期”。尽管日本寺院建筑文化的主流源于中国寺院建筑体系, 也尽管日本寺院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不断的受到中国寺院建筑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有其民族的特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文化环境造就了日本寺院建筑独特的气质与风格。

 
 
 
前五篇文章

人间佛境龙华寺——与中国楹联学会同游龙华寺

热贡唐卡艺术揭秘

燃烧的经幡——人神共舞的火焰

秋上投子寺

羌姆舞

 

后五篇文章

柔然时期的新疆佛教

三位一体石窟艺术:莫高窟的彩塑

砂石掩盖下的永登石窟之谜

山丹烂漫——马蹄寺石窟群

少林寺“版图”扩张之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