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九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8/1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九十一面,从第一行看起: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前品」,前面重重诲勉,「佛说恶苦,折伏众生,诫令舍恶。本品说善因果,摄受众生,劝勉精进从善止恶,拔生死之苦,升无为之安」。这个一行半是念老的提要,这一品经的大意。前面佛为我们说这个世间的五恶苦报,用意是在折伏众生,劝导大家把恶念恶行放下。这一品完全说的是善因善果,这是佛菩萨摄受众生,摄受就是接引,接引大众。劝勉精进,不善的要放下,好的要精进。从善止恶,拔生死之苦,这个就是说的六道轮回,六道里面的大苦是生死。生之苦一般人都忘掉了,那面对的这就是死苦。人什么时候死,怎么个死法,全是未知数。虽然有命运在主宰,现在人不相信命运,实际上是生活在恐惧、怀疑、不安的境界当中,没有一种安全感,这是现前社会普遍的现象。只有遇到佛法、遇到净宗,可以说是无比殊胜的缘分。为什么?道理明白,心就安了,不再犹豫,不再怀疑,这一生当中有方向、有目标,只要精进努力,肯定是升无为之安。无为是常寂光、是大般涅盘,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寂光、涅盘做了邻居,而且肯定回归。

在实报土这个寿命,祖师大德常说有量的无量,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可是从实报土回归寂光,那就真的无量,永恒的无量。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永生,大乘佛法讲无量寿,宗教里讲永生。真有永生!永生证得究竟佛果,不依照佛经经教修行也行,佛法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这大概就是佛教吧!如果说无量法门,那应不应该把其他的宗教法门全部都包括在其中?是的,一点都不错,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佛。因为成佛是叫你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成佛了,不一定学佛。你学别的宗教,你能够放下执着,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就证阿罗汉,什么方法都行,放下分别你就成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

我们看惠能大师就是个例子,他没有学过佛教,你从《坛经》上仔细去观察,一个砍柴的樵夫。现在人跟他讲樵夫他不懂,为什么?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了。这个行业完全消失在这个世间至少六十年以上,可以说二次大战结束以后这个行业没有了,在抗战期间当中有这个行业,我们这个年龄亲自见到过的。中国文学作品里面常常写到渔樵,渔是打渔的,这个现在有,现在变成机械化,樵没有了。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正式的佛教教育没有接受过。在黄梅住了八个月,讲堂没去过,禅堂也没有去过,换句话说,解门跟行门都没有接受过训练,一天都没有。他凭什么成佛了?五祖把衣钵传给他,凭什么?因为他成佛了。他自己说得很清楚,成佛跟经典、法门没关系。所以无量法门里面就包含着各种不同宗教、各种不同的学派,全部包括在其中。

所以《华严经》上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金刚经》上跟我们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真的,不是假的,放下就是。千经万论,包括所有宗教、所有学派,讲到最后无非都是劝你放下,放下就是。众生的麻烦,麻烦就是不肯放下。一般人不知道,当然不肯放下,从来也没有这个念头说放下的;学佛知道,但是实际上放不下。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有控制的念头,还有支配的念头,要听我的,要依照我的意思去做,这就是控制。还有更进一步的,占有的念头,据为己有,他不知道身心都不可得,身心都会随着时间淘汰掉。人应该明白,空手来到这个世间,走的时候还是空手而去,一样都带不走。佛经上说得好,「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那你何必?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其味很浓,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太过分,做得太过分,因果报应不饶你。佛法稍稍深入一点,自己心里都明白,你的一生,你所受的,你所为的,无一不是自作自受,自受又自作,这样永远在循环,永不间断,这就是轮回的现象。

佛法,特别是这个法门,特别是这部经,这部经是宝中之宝。不但是会集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们很明白,它同时也会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都在这本里头。所以读这一本,全都读到了,你一样都没有缺失,完全得到了,这部经、这个注解包罗万象。现在我们请看经文:

【汝等广植德本。】

这是佛教给我们大家,广植德本。

【勿犯道禁。】

道禁指戒律,种种违背自性的不可以违犯。

【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这个世界不错!在这个世界斋戒清净一日一夜,就超过极乐世界一百年。这是什么原因?这个世界修行难,难能可贵。这个世界是大升大降,如果真正升,它升得比诸佛刹土快;如果往下坠落,也坠落得非常快,一下就落到阿鼻地狱。下面注解有详细说明。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於此修善十日十夜。胜於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这个地方环境太坏,太坏你能够学好,你能够保持,这叫难能可贵,所以你的功德就超过十方,道理在此地。我们看注解,佛教给我们,『广植德本』,「据《会疏》德本有二义:一者,六度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这是广义的,大乘佛法确实是以六度为核心。世尊当年在世教学,讲六波罗蜜讲了二十二年,这就是《大般若经》。「二者,弥陀选择本愿,摄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万德,为众德之本,故曰德本」。第二个意思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弥陀德号,你常念佛号这就是德本。所以我们遵循古训,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是把德本放在心上,你心就变成德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在积善积德,没有丝毫不善夹杂在其中。所以二六时中,念念要归阿弥陀佛。我们看到,到处都能看到,只要你细心,你去观察,许多道场你去看念佛堂,那些老太太、老阿公在那里拿着念珠念佛。他确确实实只有一句佛号,他没有杂念,你问他什么,他都是阿弥陀佛,你跟他讲什么,他还是阿弥陀佛,他全部都会归在阿弥陀佛上。这样的念佛人,临走的时候为我们表法,瑞相稀有,真往生了,聪明一世的人最后不如他。他什么?他一生都把那个德本抓住了。他修积的功德我们看不见,但是他功德的果报我们看见,在临终瑞相当中看见,这个人没有白来。我们看到、听到了,要知道羡慕,要知道向他学习,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

如来正法是什么?大乘经教。大乘经教对今天众生的根性,最契机的、最方便的、最直捷的、最稳当的、成就第一殊胜的,无过於念佛法门,持名念佛,总归在这部经上。我过去学《华严》,在《华严经》上用了不少的时间,最后看到《华严》,《华严经》的总结,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到最后归《无量寿》,《无量寿》是《华严》的归宿。我把这个事情才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完全肯定《无量寿经》跟《华严经》是一体,无二无别。彭际清居士讲的话我完全同意,一点怀疑都没有,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就是大本《无量寿经》,这个里头有个小本《阿弥陀经》,那就是小本。《阿弥陀经》是小本经,《无量寿》是中本经,《华严》是大本经,三经一体,三经无二无别。我以为《华严经》分量太大了,不是现在一般人之所能受持,所以我就把《华严》放下讲《无量寿》,过去讲过十遍,这是第十一遍。我是真发了这个心,这一生有生之年专讲《无量寿经》,专弘《无量寿经》。如果将来有时间,我替《华严经》做一个节本,分量大幅度把它简化,节录《华严》精彩的地方十分之一,现代人就生欢喜心,就愿意看了,这是有必要的。我也欢迎年轻的同学们去做,你们做好给我看看,看看你节录的恰不恰当。节录最重要一个原则,针对於现前社会,它才管用,契机,决定不能改变原文,这叫契理,契机、契理就是如来正法。

佛说过,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都是大乘,所以小乘现在众生不愿意学,他向往大乘,大乘契机。《无量寿经》是最契机的,往后这个九千年,所以这部经重要,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有这个缘分,可以开专修班,《无量寿经》专修班。过去圆瑛法师一生喜爱《楞严》,他在上海办了一个「楞严专宗学院」,他那个佛学院专门学《楞严经》的,台湾早年,白圣法师是那个学院毕业的。这也是早年,我出家了,煮云法师,这修净土的,他在凤山,台湾南部凤山办了一个「净土专宗学院」,大概二、三年就没有了,没有做成功。这些构想值得参考。专宗,果然是专,果然是宗,符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教学的目的不能够离开世尊指导的原则,那就是戒定慧三学,依照戒定慧修学,确实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确实是大乘,这不是假的。所以《无量寿经》确实可以集合志同道合,有志一同在一起学习,把它讲贯,演说贯通。将来缘成熟了,这些人在全世界弘扬净宗,摄受众生,一向念佛,这无量功德。这个地方肯定六字洪名具足万德,这话很重要。为众德之本,世出世法一切道德之本就是这一句佛号。「植者,种植也,即培养也」,这个植就是种植、培养的意思。

『道禁』,望西云:「为佛道故,制禁诸恶,谓之道禁。」这个就是佛法里面的小乘戒,小乘戒的内涵就是诸恶莫作。譬如五戒里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叫道禁,禁止,决定不能做。十善里面也是的,它分身口意三业,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跟五戒相同;口业里面不妄语,它还有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末后是意业,意业是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我们上面一品经就是讲的五戒十善,出家在家都必须要学习的,而且要求百分之百的落实。为什么?这是德本。持戒念佛才是德本,念佛不持戒不行,这个德本被你破坏了,被五恶,五恶是贪瞋痴慢疑;被十恶,十恶是十善的反面,被它破坏了。它真的是德本,万德之本。为什么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有这么深重的罪业?照理说应该所有的罪业都消得干净,为什么念佛人还有这么深重的罪业?念佛不持戒,声声佛号里面都夹杂着五恶、十恶,原因在此地。

如果现在这个世间人,学佛的同学,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同学,都能够将五戒十善修好,不犯戒、不破戒,这个世界不会有这么多的灾难。今天社会地球灾难这么多,学佛的同学能没有责任吗?这桩事情,我们每天在早晚课都应当反省,五戒十善有没有犯?三皈依不必说,为什么?三皈依是根本做不到,全是假的。而佛法的标准,具足三皈依才是如来真正的弟子。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从迷惑颠倒回头,依靠自性觉,这叫皈依佛,我们没做到;从邪知邪见回头,依靠正知正见,也没做到;从身心染污回头,依靠清净,这叫皈依僧,也没做到。所以三皈是假的,不是真的。三皈是总的指导原则,最高指导原则,你一入佛门想拜老师,老师就把最高修学的指导传授给你,你要念念不忘。你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与它相应,你不相应就错了,错了自称为佛弟子那是什么?叫冒充佛弟子,不是真的,假的。这假的就有罪,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做到,让社会大众批评佛法,佛弟子是这样的,这不是丢佛陀的人吗?让佛陀被社会大众丑化了,这些皈依的人要不要承担责任?要不要受果报?这就明白了。为什么今天这些学佛的人会做出这些事情,跟佛陀的教诲一百八十度的相反,这是我们要反省的,我们应该要觉悟的。为什么谚语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僧道都是修行人,这个意思就是大多数都到地狱去了。不应该!僧道要证果,道要成神成仙,学佛要成佛成菩萨,那怎么?修错了!对於经典的教诲没有真正懂得它的意思,所以自己不善的行为还相续,不能断除,不能转变,依然造作,甚至比世间一般人还要严重的过失,原因在此地。

所以经上说的这个『勿犯道禁』,这句话重要,不能违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布施、持戒。「忍辱者,忍度」,忍辱波罗蜜。「精进者」,精进波罗蜜。凡事都能忍,忍的相状是随缘,普贤菩萨十愿里的两种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忍辱波罗蜜。能顺众生、能随喜,对於一切众生所作所为,只要他不是恶的都能忍,都应该随顺,不执着自己的成见,这就对了。戒律行为的标准,戒经里有明文规定,大乘讲「三聚净戒」,就是戒律有三种,有明文记载的是三种里的一种,这是三藏里面的律藏,规定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标准,这是戒律。第二类的没有文字,佛没有说,但是我们从第一部分学到的,对於善恶的概念我们了解,对自己、对别人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这就是善。律仪戒里面,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没有说不吸烟,那我们想想,烟对身体有没有好处?对大众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那佛没有说戒,我们也要把它戒掉。这是没有明文规定,像这一类的,这一类叫什么?叫摄善法戒,不吸烟是善法,佛经上没有说。真正於自己有利益,身心健康有利益,为社会大众安全有利益,摄善法戒,这对自己的。对大众的呢?佛没有说的,对大众有利益的事情要做,这就是什么?摄受众生戒。要懂得!由此可知道,有文字记载的不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就太多太多了。要常常想到,对自己身心健康有损害的不可以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一定要做。所以戒律是活泼的,永恒不变的原理原则。忍辱,人要不能忍就不能得定,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也就是你得三昧、得禅定的基础条件。什么都能忍,不放在心上,人心清净,容易得定。精进就能开智慧,所以忍辱、精进后面所得到的是禅定、般若。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四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四二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