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 2012/5/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六十三页,第三行看起:

「第七」,这最后一段,『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回向发愿之紧要,已于上辈往生文中,略作注释」。回向发愿在净宗法门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回向发愿,就像慈照法师所说的,我们把他的文念一念。「兹简录慈照宗主劝人发愿偈于下: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这四句偈讲得很清楚。这个人学佛,不错,戒持得很好,但是对净土没有信心,不想去。这个话在现前世间来讲尤其重要,为什么?我们必须要细心观察,对于眼前的社会状况一目了然。这个社会是一个知识所谓爆炸的社会,知识没有离开心意识,换句话说,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离心意识才是真心。学佛要用真心学,妄心学佛能得人天福报,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轮回太苦了,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我们都在这里搞轮回,苦不堪言。想不想出去?当然想出去,出不去!古时候,其他的法门还有效果,为什么?人心地淳厚,待人接物容易用真心。儒家用心,真妄参半,他也用真心,不纯,真心里面夹着有妄心,道家亦如是。只有大乘佛教,佛法里头小乘也带着妄心,只有大乘是纯真无妄。从前有大乘的根性,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了,纵然有大乘根性,社会上没有大乘,你怎么修法?只有净土念佛法门,这个法门是大乘,是大乘里面的精华,大乘里面的大乘,很不可思议!我们有幸能遇到,遇到这个法门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就是永远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一定要相信大乘经教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佛法难闻我们也闻了,闻了起不起作用?很难说。

唐朝时代,初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是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善导大师。那个时候修净宗,真正发愿修行求往生的,几乎百分之百都往生了,所以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今天不行!我在年轻的时候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老居士住在台中,创办了一个台中莲社。我去拜访那年,正好是台中莲社十周年纪念,成绩非常可观。十年教化,有多少莲友?就是他的学生,多少莲友?二十万人。我在那个地方住了十年,学教,跟他十年。我离开的时候,台中的莲友大概是五十万人,增长了三十万。老师常常讲,一万个人当中,真正往生只有三个、五个,不是百分之百。这是什么原因?就是用真心的人愈来愈少了。真正在这里学佛,莲友里头,念佛、参加念佛堂,那个心能有一半真,半真半假就很不容易了。何况真心的成分很少,妄心的成分很多。

确实,我们从这个路上走过来,深深感触,古人所说的一代不如一代。科学技术是一代比一代殊胜,伦理道德,甘于做个好人,这是一代不如一代。中国人所说的三十年叫一世,你看世界的世,世是讲时间,三个十,三十年叫一世。一世不如一世,我们亲眼看到的,也就是今天跟三十年以前比差很远。三十年以前的那个社会,再三十年前又比不上。再三十年前是中日战争的时候,抗战时候,生活虽然很艰苦,人心很厚道,有怜悯心,有同情心。那时候我们做学生,战争的时候,抗战爆发我十一岁,打了八年,胜利的时候我十九岁,正是记忆非常好。那个时候的社会,回想起来非常可爱。战争非常残酷,我们是做学生,流亡学生,但是每到一个地方,人地生疏,当地人看到我们是流亡学生,都很热心照顾。吃的东西、穿的东西,关怀的人、问候的人、帮助的人很多,现在这个社会上看不到了。那时候的社会人有爱心,现在的社会,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实在说他根本不懂得爱自己,叫不知道自爱,怎么能够爱别人?所以,伦理道德水平真叫一落千丈。

最近这十几年,我们看到佛法衰,很担心。我们读这段经文理解,佛法的兴衰、存亡完全在戒律。儒,儒的存亡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在礼,人要不讲礼,不遵守礼,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了。现在谁讲礼,谁懂得礼?没有了。满清亡国之后,民国成立,民国一直到今天一百年了,没有制礼作乐。这个在将来历史上说,这一百年叫乱世,也就是说社会没有上轨道,人很苦。诸位念中国历史你就会知道,每一个朝代,动乱平定之后,新政权建立了,大概是五年的时间,制礼作乐,这个社会就上轨道了。我们很悲哀,满清亡国到今年一百年,国家没有制礼、没有作乐,所以整个都乱了。

每个朝代都有礼服,衣服不能随便穿,要符合自己的身分。中国过去民间士农工商,读书人穿读书人的礼服,人家一看你穿衣知道你是读书人,农民有农民的礼服,工人有工人的礼服,商人有商人的礼服。为什么?便于行礼,人要守他自己的本分,现在没有了。做官的官员,官员的礼服更讲究,戴的帽子、穿的衣服,里头有阶级,地位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绣的花纹不相同。便于什么?一看你穿的服装就知道你的阶级,你的阶级比我高,我要向你行礼,阶级低的要向高的行礼。现在全没有了,现在统统穿西装,穿西装是什么意思?西装统治了全世界,穿西装的都是他的属国,都要听他的,在从前是这样的。中国强盛,周边许多国家都穿中国服装,那是什么?对中国皇上称天子,自己称臣,等于说中国保护国,保护他们,他们一定向中国学习,穿中国服装。虽穿中国服装,他还有一点改变,一看这是哪个国家的,他是日本的、还是韩国的、还是越南的,大致上他还是有改变。现在我们完全穿西装,这不像话!服装代表自己族群的文化,穿别人的,代表我们自己没有文化,我们跟着别人走。礼实在是非常重要,关系我们生活起居,这个东西丢掉了。

抗战之前,中国还有过去旧式的家庭,这个家庭很重要,抗战胜利之后家没有了。我很留意观察,一个都没看到。中国家庭是大家庭,这么庞大的族群,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幅员,在世界上屹立几千年而没有被消灭,靠什么?靠文化。现在我们文化丢了一百年,如果再继续下去再有一百年,中国没有了,文化没有了,灭绝了。好在这些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文化都有呼声,虽然没有做到,能有呼声也不错,说明还没有忘记,还有人想起来。真正有心人,懂得,复兴从哪里开始?从礼开始。佛教复兴从哪里开始?从戒开始,没有戒,佛教就灭了。研究经典那是知识,那不是学佛,与学佛不相干。

慈照大师这个话简单扼要,这对于修净土的人说,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对净土没有信心,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愿望,这个人虽然持戒、念佛,他不会往生。但是他修的是福报,人天福报,修的福报大,到天上去了,享天福;福报次一等,在人间享福,来生还能得人身。无论你是生天或者得人身,总而言之一句话,福享尽了还要轮回,这个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又说「发愿持戒力」,这个人对净土相信,不疑惑,又想到极乐世界,发愿求生净土,他又持戒,「回向生乐国」,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他决定得生。「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往生。所以,祖师教导我们四个字,「持戒念佛」,这句话很重要!持戒念佛要发愿求生,发愿求生这一念就是无上菩提心。

「又《会疏》曰:回向愿生者,如上诸善回向」,像前面所说的这一切善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以这个回向求生净土。「若不回向,则不作生因」。所有修行一切功德都是为求生净土,绝不为人天福报,这个人决定得生。如果修行、念佛不求净土,他把这些功德求来生的福报,这也一定会得到。但是来生得福报不能了生死,这个必须要晓得。「皆显回向发愿之不可少也」,修净土这是决定不能缺少的,一定要知道。

再看下面这一段,「往生果德」:

【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这是中辈往生的,三辈中辈往生,他往生比上辈往生的要差一等,我们看注解。『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圆中钞》里头说,幽溪大师讲的,「真佛者」,阿弥陀佛之应身也。这个应身是哪里的应身?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里面的阿弥陀佛都是应身,实报庄严土是报身,常寂光土是法身。从应身起化身,化身是来接引的,我们一定会知道。极乐世界每天去往生的人太多了,没法子计算。我们这个世界往生的人不多,阿弥陀佛所接引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包括哪些?包括等觉菩萨,最上的,最下的包括阿鼻地狱。阿鼻地狱能往生吗?能。他怎么会往生?这个堕阿鼻地狱的人,过去世生生世世曾经修这个法门,累积的功德很大、很多。是在这一生当中,临终的时候一个念头错了,堕到地狱去了。大概不高兴,发了一顿脾气,这样堕地狱的。堕地狱就后悔,就知道错了,这一后悔他就离开了,那一念佛求往生,佛真的化身去接引他。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地狱众生,他只一悔过,过去生中善根统统现前,就起作用。乃至于畜生、蚊虫蚂蚁,说不定它们往生极乐世界品位比我们高,很难讲。修行是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是一时错误,忏悔就能往生。

「化身则从应身,又变化其身,而来接引」,凡是来接引的全是化身。上品上生的人,来接引他的也是化身佛,全都是化身。到极乐世界,你要是在同居土、方便土,你就见到阿弥陀佛的应身,如果你生到实报土,你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见佛不一样。但是极乐世界特殊,报身、应身、化身完全相同,让我们分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所现的。跟其他诸佛不一样,其他诸佛没有本愿,阿弥陀佛有本愿。前面我们读过,本愿不容易得来,去考察、去参学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刹土,五劫的时间,总结出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不是一次发的,四十八愿是参考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取长舍短,这么成就的。所以,成就极乐世界超过一切诸佛刹土,原因在此地。

「《会疏》曰:具如真佛」,也就是说化佛、应佛就跟报身佛一样。为什么不说法身?法身没有相,报身才有相。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相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光明当中有化佛,重重无尽。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弥陀本愿威神不可思议,他用这个方法接引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众生,一个都不漏。「如《观经》中,上辈三人临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辈所见佛也。余例上可知」。这个下面念老为我们解释,「中辈之人,临终得见化佛,亦决往生。因佛诸身不一不异」。佛的法身、报身、应身、化身,实际上都是一身。「故随化佛,往生安乐」,安乐就是极乐世界,「住不退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

「但功德智慧,次于上辈者。」确实是有次于上辈,但是实际,实际上这个高低你看不出来。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待遇是平等的,智慧平等,神通平等,道力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所以你看不出来。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程度有差,非常显着,极乐世界看不出。为什么?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实报土的菩萨,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境界;换句话说,下辈下生,下品下生到极乐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世界是平等世界。是有高下不同,但是你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享阿弥陀佛的福报,人人都享阿弥陀佛的福,那么明显。

我们这个地方的念佛人、学佛的人,你一生衣食住行享谁的福?享释迦牟尼佛的福,我们没有感觉到。西方极乐世界享阿弥陀佛的福,人人都明显的感到,为什么?跟佛一样!我们这里跟佛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寿命是一百岁,他七十九岁圆寂,所以还有二十年,二十年的福报给后世出家弟子。所以,佛灭度之后,出家人我们生活之所需全是世尊的福报。你要真正懂、真正相信、真正肯定,我们就不求人了,到时候自然有人帮助我们,不要求,什么都不要。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五台,三步一拜走了三年。他的念头才动文殊菩萨就知道了,就感应了。这个人一路上这么辛苦,谁照顾他?文殊菩萨照顾他。真有困难的时候,生病了,那个时候生病要命,找不到医生,找不到人家,在旷野里头。遇到一个乞丐,乞丐照顾他,在山上找草药把他病治好,让他继续去朝山,乞丐就走了,十几天。那乞丐是谁?文殊菩萨。第二次又生一次病,又是他来照顾他。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世尊二十年的福报供养后世出家人一切所需,我们相信,我们就不要攀缘了,我们的心就定了。衣食住行一切释迦牟尼佛照顾,我们不操这个心,认真学教、念佛回向求生净土,你不就自在了吗?心里头就没有杂念了,真能成就。凡是你自己会去找信徒、会去找钱的,佛不照顾你了,护法神也不照顾你了,为什么?他没事了,你自己很能干,不需要我们照顾,落得他清闲自在。所以,佛弟子一定要相信这句话,要相信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真正相信,我这个心一发,佛菩萨就照顾我,就像虚云老和尚发心朝山,文殊菩萨就在他身边,你想想这多自在。凡是我们自己动脑筋到外面去找钱、找信徒,对佛没有信心,对护法神没有信心,对因果没有信心。换句话说,信心丧失了,你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你这一生修得再好,出不了轮回。所以信愿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观经》中品三种往生者,皆未言发菩提心」。这是《观无量寿佛经》上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没有说发菩提心。「生极乐后,所证亦皆声闻乘果。如中品上生,花开即得阿罗汉果。中品中生,七日花开,得须陀洹,经半劫后,成阿罗汉。中品下生亦是七日后得须陀洹,但须过一小劫,方成阿罗汉。皆是小乘圣果也」。《观经》上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看了会疑惑,为什么?四十八愿里说得很清楚,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怎么会是阿罗汉果、须陀洹果?这个跟阿惟越致相去太远了。「善导大师谓中品上生」,看善导大师给我们怎么解释,他说「中品上生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这个人没有到极乐世界之前是什么身分?是小乘人,学小乘的,带着有小乘的习气,是这种人。「中品中生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中品下生是世善上福凡夫人」,没有修学过佛法的,是这样的凡夫。「上之经论,似与本经相违。本经中辈皆是发菩提心之大乘行人」,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句话就是阿惟越致,只有阿惟越致才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不是普通菩萨。「又《往生论》曰:二乘种不生。盖谓二乘种性之人,不能往生,此则契于本经而违于上之经论」,跟《观经》讲的相违背,跟《无量寿经》讲的相应。

「如上相违之处」,这些地方怎么解释?「《净影疏》解之,甚为详善」。净影隋朝人,大师法名慧远,跟初祖名字完全相同,初祖是东晋时候的人,这是隋朝的人,相去很远,在佛门当中称他为小慧远。如果加个小,小慧远,我们就知道是净影大师。净影是寺庙的名字,他一生住净影寺。中国古礼,对于这个人尊重他,不称他名,不称他号,称他的地名,他是哪里出生的,称地。像清朝末年李鸿章,这是一代名人,人家称他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这对他是最尊重的。出家人也如此,你看智者大师,人家不称智者,智者已经很尊重了,称天台大师,他住天台山,这是最尊敬的。对于这位法师也尊敬,他住净影寺,称净影大师。他的注解,《无量寿经》的注解称为《净影疏》,实际上他注解的名字,《无量寿经义疏》,这是它的原名,我们称《净影疏》,对法师的尊敬。

这里头有解释,解释得很详细,解释得很好。「疏曰:天亲作往生偈」,《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作的,实际上天亲菩萨修学这个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他的心得报告,《往生论》是天亲大师修学净宗心得报告。它里头说,二乘种不生,二乘是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根性,这个种性不能往生。为什么?极乐世界是大乘,所以小乘根性的人不会生那里。如果小乘回小向大,那就能生,就是看他能不能转变。「《观经》宣说小乘众生,亦得往生。其义云何」,这什么意思?这解释,这就是小慧远大师他的解释,「言二乘种不得生者,就此国中,往去时说」,这是没有生到极乐世界以前这个时候讲的。「小乘众生先虽习小」,他在生的时候虽然学小乘,「临欲去时,要发大心,方得往生」,他临终的时候,他发了大心。什么叫大心?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我发愿就能往生,这就叫大心。他就能往生,佛就来接引他。你看看,念头转得多快。

不但是小乘,我前头曾经说过,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你信得很虔诚,信基督教的、信印度教的,很虔诚,到临终时候知道极乐世界好,把你修学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不能去?决定能去。为什么?你具足极乐世界的条件!你看,你真信、真愿意往生,最后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第十八愿说,临终一念、十念皆能往生。每天念上帝、念主,我最后一念念阿弥陀佛,统统往生,不可思议!法门广大没有边际。及修善积德,什么宗教也不相信,临命终时听说极乐世界好,生欢喜心,真信、真想往生,念一声佛号也能往生。这行善积德。造恶的,五逆十恶,毁谤大乘,无恶不作,临命终时听到净宗法门,真相信、真想往生,真正忏悔。过去我做错了,从此之后我悔改,再不干错事了,你求佛,阿弥陀佛也接你往生。恶人一回头就是好人,一回头就是菩萨,净宗法门平等法门,净宗法门不思议的法门,所以要发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这是没有这个道理。造作恶业,不忏悔、不回头、不肯认错,这个不能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为是天亲言」,为这个道理,所以天亲菩萨说二乘种不得往生。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七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二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