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能隐居之地——六祖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能隐居之地——六祖寺
  何方耀 胡巧利
  在广东省四会市城区的西南面3公里处,有一座高649米的贞山,据说是因唐代方氏贞女在此升仙而得名。贞山林木葱茏,谷幽水清,怪石嶙峋,景色诱人。每当雨过天睛,云蒸霞蔚,犹如仙景,早在明朝就赢得了“贞山雨霁”的雅称。新建的六祖寺,就座落在这美丽如画的贞山风景区内。这是一座崭新而又庄严的佛教寺院,充满了勃勃生机。一般人到此礼拜,仅睹寺容寺貌,是很难想到它竟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名字显然缺乏佛教超凡脱俗的灵气,但却如慧能创立的南禅法门一样,如此简捷明了,让你一闻之下,便知它与影响中国佛教史发展进程的六祖慧能有着密切关系。
  六祖慧能无疑是中国佛教史影响最大而又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高僧。根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出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本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听人诵读《金刚经》,才发心学佛,北上黄梅,投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做一名在厨房舂米劳作的杂役。但慧能对佛法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悟性,八个月后,他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赢得弘忍赏识,成为禅宗六祖。五祖秘密付授慧能禅法与衣钵,并连夜嘱咐慧能离开黄梅。临分手之际,五祖告诉慧能:“遇会则藏,逢怀则止”。六祖谨记师父教诲,匆匆南遁,在四会、怀集一带隐姓埋名。唐仪凤元年(676年),慧能结束隐居生涯,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公开了自己五祖法嗣的身份。第二年,慧能来到韶关宝林寺(今南华寺),在此弘法三十年,进行了“中国思想史、佛教史上一个伟大的革新运动”(胡适语),最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理原因,自秦以来,岭南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圈的边缘,从来都是中原文化的受体,而慧能却改变了这一局面,他创立的顿教法门,由岭南传至中原,最后占据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慧能不仅是佛门的骄傲,也是岭南人的骄傲。很自然地,在慧能行迹所到之处,便有关于慧能的神奇传说,便有纪念慧能的历史遗存。
  四会的六祖寺就是为纪念当年慧能曾隐居于此而建。当年慧能隐居在四会的扶卢山,混迹在猎人队伍中生活达十五年之久。期间,他常常向村民传授禅法,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传说,四会阮公圣佛阮子郁,就曾得到六祖惠能的点化,最后终于得道成佛。乡人为纪念六祖,在慧能曾经隐居的扶卢山上建了一座六祖庵,供人祭祀供养。据说,那座扶卢山的得名,也是为了纪念六祖,因为六祖俗姓卢,所谓“扶卢”,即是“匡扶卢氏”之意。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初名六祖庵。根据乾隆《怀集县志》、同治《怀集县志》等地方志记载,建庵时间在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庵最初建在扶卢山上,但具体位置、规模大小,史无明载。但既然名为庵,其规模应该不会很大。由唐至清前期,这座寺庵的历史沿革如何,文献阙如,难以稽考。《四会县志》记载:“庵久废,又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迁现址重建改名六祖寺。”卢应中所撰《重修六祖寺记》说到:“今其古庵漫灭荒芜,若有若无。”由此可知,到清代中叶,六祖庵已十分荒凉,但遗迹尚存。由唐长庆年间到清嘉庆十四年,经过了近千年的岁月,既然能够保存遗迹,期间应该有过修缮。而清嘉庆十四年的修建,则是易地重建。此次重建的发起人是邑中秀才罗绣。罗绣生性好佛,“每读书之暇,辄慨想六祖遗风,而惜其庙宇之荒凉也。”于是发愿修复六祖庵。考虑到原址地方狭隘,难以扩大规模,而且庵在山上,也不方便乡民祭拜,遂迁址重建山下(今清塘镇营脚边小学旁)。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动工兴建,历时三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竣工落成。
  易地重建后,寺名改称六祖寺。规模较前大为扩展,当时建筑面积有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左右两侧辅以厢房、廊庑和小巷。与六祖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寺前的小山和小村也因此而得名为寺前山和寺前村。重建后的六祖寺,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来参拜,香火日盛。逢年过节,更是香客如鲫,就连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
  清末,张之洞提出“庙产兴学”,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又多次重复这一主张,使佛寺发展受到重大冲击,许多寺庙被占用。六祖寺也难逃此劫,先后被用作粮食仓库和小学课堂,僧人被挤走。因无人管理,再加上年久失修,寺庙越来越破败。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被当作封建迷信被打倒,寺内文物、法器、佛像等也被当作“四旧”砸烂、烧毁。六祖寺经过这一连串的灾难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只剩下前殿和后殿还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其余配殿、廊庑均已成了颓垣断壁,真是满目苍凉,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群众的精神需求包括对佛教的需求也增加。尤其是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回乡探亲访友之际,都慕名前往六祖寺参拜。他们目睹断壁残垣,感到十分可惜,纷纷要求政府予以重修,以弘扬佛教传统文化,保护乡间文物古迹。经过多方努力和奔走,终于在1995年底,四会市人民政府在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后,决定重修六祖寺。消息传出,海内外社会贤达、八方善信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重建六祖寺,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资金,需要佛教界自己想办法解决。为筹集资金,四众弟子纷纷慷慨解囊,出谋献策,尤其是旅港同胞何铁文先生,为之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心血和汗水。这位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农村的旅港同胞,虽然已年过花甲,仍热衷于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对重建六祖寺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不仅率先垂范,诚笃捐资,而且多方筹捐善款,到2000年10月,先后共筹募了港币850多万元,人民币220多万元。这位曾为改变家乡四会的面貌而慷慨捐助过数千万元的老人,他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简朴,至今仍住在湾仔有40多年楼龄的祖屋里,以公共交通代步,这恐怕是谁也想象不到的。
  鉴于六祖寺旧址周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寺庙后山丘已建起了小学校,周围空地亦已改作他用,如果在旧址重修,六祖寺的发展必定受到严重制约。经与社会各方协商,并征询内地和港澳佛教界知名人士的意见,最后决定将六祖寺移地重修。
  新六祖寺于1997年3月在贞山风景区内奠基重修,历时四载而成。2000年11月16日,新六祖寺落成开光仪式隆重举行。1300多港澳四会籍人氏和数千中国佛教界同仁以及当地信众云集四会六祖寺,共同纪念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从此,六祖寺的晨钟暮鼓,在秀丽的贞山风景区内响起,佛境的肃穆庄严气氛,荡涤了世俗的尘嚣和烦恼。
  重修落成的六祖寺坐西北向东南,四面群山环抱,寺前溪水清澈,林木苍翠,灵秀幽静,置身其中,如入圣境。寺庙占地面积近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有牌坊、风雨桥、放生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藏经阁、钟楼、鼓楼、功德堂、永思堂、观音堂、罗汉堂。各殿堂供奉诸佛菩萨金身,六祖真身塑像端座六祖殿内。此外还建有斋堂、方丈室、僧人宿舍以及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总投资1500多万元。
  六祖寺僧众深知,要建设一座绍隆佛种的庄严佛寺,仅有几座殿堂建筑是远远不够,必须内强素质,才能外树形象。因此,自2000年11月正式开放以来,在大愿方丈的率领下,一边继续完善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僧人闭关房,完成斜坡水泥路,完善大殿内设施,等等;一边着力健全管理、严整道风。
  成立六祖寺管理委员会。2001年1月1日,在六祖寺筹建领导小组、市宗教局的指导协商下,成立了由三僧二俗组成的六祖寺管理委员会,实行僧俗结合的管理体制。方丈住持任寺管会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由社会人士担任,协助住持分管全寺的经营服务活动及员工的管理;僧俗各一人为委员,分管寺院维修建设;另一僧人委员负责管理客堂工作,协助方丈做好日常宗教事务工作。寺院成立保安、商场、门票、环卫、签捐、绿化六个部门,分工负责各项管理工作。
  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为了尽快使刚刚新建的六祖寺走上规范管理,维护寺内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省、市佛协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寺实际,相继制定了《客堂工作守则》、《保安队守则》、《商场守则》、《环卫组守则》、《财会守则》、《花圃守则》、《仓库守则》,使各寮工作按规章制度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以修学净化人心。六祖寺僧众如法如律地勤修戒定慧,同时大力宏扬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慈悲济世、无我利他的佛教精神,积极组织信众学习佛教知识。2001年11月,组织一百多信众学习佛法,大愿方丈亲自担任十天的主讲。2003年举办三期佛教培训班,从外地请来有名的法师,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无量寿经》等佛教经典。每期都有30多人参加,大大提高了居士、信众对佛教的了解和对经论的理解程度。
  长期不懈地坚持放生活动,体解上天好生之德。《大智度论》偈云:“诸恶行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戒杀放生活动,是使天地万物,一切水陆众生,各得其所,优游自在各尽天年,使人人长养慈悲心。尽管社会上有人对此有误解和批评,但六祖自重建以来,一直坚持每月的放生活动。而2003年的放生活动达15次之多,大大长养了信众居士的慈悲心。
  六祖寺虽是异地新建之寺,但其承载着千年的佛门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住持大愿和尚虽是佛门后起之秀,却继承前辈大德慈悲济世、导民化俗的入世精神,带领一寺僧众,解行相应,智悲双运,在六祖故地树起了一庄严的法幢。
  六祖寺将成为南粤佛门的一处著名丛林。

 
 
 
前五篇文章

张立文:佛(禅)学三句真言论“国学”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二:真实身份及生平活动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四:历代文人诗作中的中华山

中日文化传播的使者荣西禅师

提升天台山万年禅寺影响力的思考

 

后五篇文章

传统文化的选择——浅析中唐时期祖师禅崛起的原因

弘忍大师对中国禅的影响

开发禅宗文化旅游的建议

天宁禅寺景观:卧玉佛

天宁禅寺景观:海島觀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