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定九住阶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定九住阶位

  作者 生根活佛

  禅定九住阶位又叫做九住心,九住心是禅定之前的阶位,我们平时心思这么散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吸收外界的影响,第六意识去吸收的东西好与坏,对与错等分别,内心立刻生起一种合心意、或不合心意的感受。遇到合心意的感受,马上生起“能不能再给我一点”的念头?所以就有贪欲;如果遇到不合心意的感受,马上生起“能不能马上消失与毁灭”的念头?所以就有嗔恨;合意和不合意分不清楚,是非颠倒,黑白分不明,心生开始生起愚痴心;自己得到合意的感受就高兴而产生傲慢心;自己想要的感受没有得到,别人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心里开始生起嫉妒心。意识就跟着末那识,接触到我执、我见等的妄想,加上六根一直向外追求,心才开始散乱起来,一直向外贪求所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味到的、触到的,想到的,所以内心没有平静与安静的时间。在日常生活里头,六根受第七意识的影响而贪求外界,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日日追求成了习惯,因此内心动不动就现起妄念。要能够降伏这种妄念,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用“无常、无我、无相”,或“我空观”,透过“诸法无我”来破除第七末那识。

  但诸法无我的见解还是依靠禅定,禅定依靠静心,静心依靠持戒。我们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不得已只好先从现象界、事相上来用功。也就是先用种种方法来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用这种持戒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少看、少听、少讲、少做、少心向外散、少妄想,烦恼自然就少了。烦恼越少,心就越静,这样才能心可以入定与禅定,才能明白诸法无我与空性。我们有空就五支坐法而打坐,把心意集中在所缘境上,少起分别,少生烦恼,这样子禅定才容易修习成就。我们在修禅定时使心不散乱并且住于一境有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有不同的分法和不同的名字。这里按古老佛法雍仲苯教的经典而讲,禅定九住心:内住心、续住心、安住心、近住心、伏住心、静住心、灭住心、性住心、平住心。

  内住心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归属,没有归属的人叫流浪,这个归属叫家,我们的心就像外面流浪的人,没有人管理,也没有归属,因为,我们的心跟随眼耳鼻舌身意识向外散,向外攀缘,稍不注意就看得入神、听得忘记任何事情,一心沉迷在某一件事里头。心向外追求,向外奔驰,这就叫做“放心”,如鸡犬的放失而不知归家一般,而且吸收外境,所以心就无法定下来,所以我们要控制六识,就像把鸡犬关在小房一般,不让它们向外跑,我们的心也一样不让向外散,不让吸收外界的影响,更不让跟随外界跑。心外散叫做“放心”,修行者是不可以“放心”的,应该要“安心”,要把心收回来,这叫做“收心”,“收心”就像外面流浪的孩子带回家。

  在传说之中,从前,在佛教圣地象雄地方,有一位王子,他八岁的时候,看到一匹小马,很喜欢它,就追着小马跑出皇宫,最后小马跑了,自己也迷路了,流离失所二十多年后,有一天他去拉萨的路上遇到一位商人,那个商人询问他一些事情后坚定地说:“你是我们的王子,走失二十多年了,你应该回家了,江山社稷还要依靠你。”王子这才知道自己有个家,而且自己是象雄国王的继承人,商人把它带回家,王子才找到自己的家,后来当上了皇帝,我们的心就像流亡的象雄王子一样向外散,而且我们的心在外界因素、习气和行为约束的影响下,会执着、思考、欲求、暴怒、分割。心在不停地改变、摇动和移动,就象风口的灯火,吹来吹去,无法稳定。我们在心的作用下,混乱、迷惑、没有规律、不停地变化与生死,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收回与带回家。

  我们如何收心呢?我们的心过去经常都在外境之上,从今天起,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收回来,安住在内境之上,或者选择一个所缘境,比如,大圆满里观“啊”字一般,自己选择一个所缘境,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就像野马拴在木桩上,不让它向外跑。我们要修止自己的心,修止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境上来,不让他向外跑。所缘境上面已经讲过,比如,一朵花也可以做所缘境,我们的心不外散,安住在花上,花就是自心的所缘境,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做所缘境,将心定在所缘境上,让念头扣住所缘境这一点,在这个点上开始修习正念,这就是“内住心”。“住”的意思就是安定、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意思。总的来说,过去我们的心都是向外,现在把心向内,锁定内心的所缘境,就是心固定在一个位置之上。这是修定的第一个阶段,有些经书称为“最初住”,但苯教经典称为“内住心”。刚开始禅定与打坐时,坐一会就腿痛,腰痛,这样情况下,打坐也心不静,腿痛了就将腿伸开,摇摇晃晃,把脚和腰摩擦一下就好了。只有不怕吃苦坚持修行,有时出现身体发热,有时发冷,有时发抖,有时恶心,有时想吐,有时不想离开所缘境等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但不能执著,也不能恐惧,自然放下,心安住在所缘境上。

 
 
 
前五篇文章

禅定和禅宗的区别

禅定的种类

禅定的所缘境

不动佛仪轨修持的开示

不动佛心咒之功德

 

后五篇文章

禅法的来历

禅坐的心是什么样

成就本性怀爱大圆满法

出世间禅定种类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注(第15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