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三十七道品讲义——七觉支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都解说过了,佛陀担心大家不会选择,不知如何应用,所以又苦口婆心地为我们分析日常生活应选择应用的方法,那就是——七觉支。

“觉即觉了,谓觉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

“七觉支”,也有人称为“七觉分”;“支”是支派、派别;“分”是分别,分门别派之义。“觉”是觉悟了知。过去我们是懵懂不觉,在人世间迷茫无知、懵懂过日子,然而我们有幸能得到佛法的教育,所以应该自我警惕,善加拣择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否正确。

我在此郑重地告诉诸位,我们选择佛法觉对是正确无误的,佛陀的教育可以使我们超越生死,洗涤心灵的烦恼。现在我们所谈的“觉”,就是了解的意思,在未了解之前是懵懂不觉,既然做了选择,就要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与修行的法们是否正确。

所以,“所修之法,是真是伪”,就是分别自己所修的法是正确或错误。佛陀的教法分为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法是独善其身者,靠已了解佛法者利用说法来教育;经过不断地教育与自我反省后,选择厌世消极的方法来独善其身,就是小乘法。

还有一类是比较聪明的人,他用眼睛观察、用智识分析社会形态,并且能深深体会到佛陀的教法,而闻一知十。除了听闻佛陀的教法,他还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去体会,更深入地了解佛法,这就叫做“中乘”;他的智慧比小乘法更高一层,因为小乘者步步要听从别人的教法,根机较迟钝,而他却能闻一知十。这个“中乘”,也可以称为“缘觉乘”──缘者外在社会或宇宙自然间春夏秋冬的现象,而了解世间的道理;他能够观察人的生老病死,而深深体会到人生无常,然后自觉真理,专心修行。

另一种是“大乘”,这是大根大机之人,其根机非常卓越,虽然身处于五浊恶世,面对著外界六尘的一切景象,但是内心却能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苦难,不为自己利益著想而投身于人群,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也可以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一面精进求道,一面发挥自己的功能。“上求佛道”就是显现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良知;“下化众生”就是发挥我们的良能。像这样就是大根、大机、大乘的蒲菩萨道。

同样是佛的弟子,却有这三类型,那么,我们应该善加分别、慎重选择。佛陀示现人间是为了救度众生,我们既然是学佛的弟子,应该学习佛陀的“心”──佛的心是大悲心,他爱护众生是发自“同体大悲”的心。

我们既然学佛,就应该要学佛的这份心。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不可在独善其身中懵懵懂懂,浪费了时光,虚度了人生。

第一、择法觉支

“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拣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支。”

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也。”──我们若能了解这七种觉悟之道(分别法),所走的路就不会错了。这七种法中的第一种是“择法觉支”;“择”即拣择、分别之义,也就是说运用我们的智识、智慧,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就能善于分别自己所修的教法是真或是伪,不会错误地去选择邪妄虚伪之法,这就是“择法觉支”。

不信仰宗教,错过了人生固然悲哀;但是认识宗教之后,若选择错误,则更加令人觉得可怜了!我常说:“迷信不如无信”,与其错误的迷信,倒不如都不信。信了之后若生迷惑,那么想回头就非常困难了,但是若能及时回头,则真正是大根机的人。

第二、精进觉支

“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又名精进觉支。以勇猛心离邪行、行真法,故名精进觉支。

“精进”——“不杂名精”,也就是专的意思;“无间名进”,没有间断称为“进”,所以精进就是接连不断的进步。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这几具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说:我们的心若能专一无杂念,力行正道而不间断,即称为精进觉分。现在的人想修行到心思专一无杂念,实在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追求的欲念太多了,患得患失的心理也太强烈,所以心神自然不能专精。

譬如“学佛”,许多人都自称是“学佛的人”,那么问他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会回答:“为求了生脱死!”这就是他学佛的目标──求解脱。我们说过,学佛有小乘、中乘及大乘三种类型。小乘者必须认真聆听别人的教法,然后依照其方法实行,一听人家说认真拜佛可得到“感应”,也不用心思考拜佛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人云亦云,一味地停留于拜佛求感应的阶段,这就称为“独善其身”──为自己的得失著想,而不关心大众。

也有人说,学佛必须多念佛,念佛才能消一切业障,往生净土。却不知道念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除了念佛之外,还要表现什么外在的行为。

须知,念佛的目的,是要扫除我们心中的杂念以及爱欲的心态,要念得使凡夫心转为圣人心,若边念佛边造口业,或一面拜佛一面造身业,那就是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而不再去深入探究学佛、念佛及拜佛的真正意义与目的。

所以,这也一样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因为他们拜佛与念佛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感应、消业障而已,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修行正法、修养自己的身心。若是这样,就会生杂乱心;存著有所求、有所得的杂染心念,当然不能“精”了。

不论是对人或对事,我们一定要抱持这种心态,这叫做“爱心”、“悲心”,也可以叫作“慈心”;若更不惜自己的身躯,付出一切,就称为“舍心”──总称为“慈悲喜舍”心;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常常抱持这种心态,就是无间断的“四无量心”。如此,我们每天、每一时刻,分分秒秒都是在精进之中,毫无懈怠。时时抱持这种精进不断的心,则绝对不逊于念佛及拜佛者,因为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成功的目标,能常常向著这个成功的目标精进,则人与佛皆大欢喜。

所以,“无间精进”,我们的道心要连续不间断,这样才会进步。

第三、喜觉支

人心有时候会失去正念,连佛陀在世时,有一些初出家的比丘都会心念不能坚固,意志动摇,何况是距离佛陀将近三千年后的今日!人的心念是否永远可靠呢?世间一切万法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自己的心念更是时常变动,所以大家必须非常谨慎。我们学法、择法、努力精进,若能得到正法,适合自己的根机又配合时机,两者互相契合,就能得到法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又名善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我们有心求法、学法,有时候会生烦恼心,在未知佛法、未求佛法之前,虽然在迷茫中醉生梦死地过日子,反而不觉得有烦恼。因为这是烦恼中的烦恼,所以不觉烦恼,是凡夫中的凡夫,故不知凡夫的愚痴;若能认清这些都是愚钝、愚痴的行为,就会觉醒并寻找觉悟的真理。

在追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宗教教育让我们选择,千头万绪,到底什么样的法才是正确无误的真理?在不得明辨之时,当然就会有烦恼。我们若能在烦恼中得到真理,则能去除烦恼,法喜充满,得到解脱。

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才是真正的道理。有理缺道,那也是行不通,学佛者像个迷路的人,想找寻正确道路,若能真正找到这条正路,就会觉得有信心,不会再仓惶失措、忧虑恐惧。如果我们站在起点,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我们所走的方向正确,不会再迷失,而且内心会产生一种永无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此路途上的风光更能令人感到一份踏实的欢喜。所以说,“心契悟真法”。所谓的真法,是有理有道的。世间有许多虚无的法理,听起来非常深奥,令人难以了解;难解就难行,难行难解就是虚渺,所以有理也行不通,这不是真正的妙理,只是在文字上撰写记载的文学。

有些人无法真正了解何谓“佛道”,所以对佛教产生两种误解──一种是形象的曲解:有些佛教道场常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拜斗、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就将佛法与社会民间信仰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就是因为佛教道场形象,而引起人们对它的误解。

另一种是学术上的曲解:一些有智识的人,将佛教经典文籍做一番研究,愈深入探讨,就愈觉佛法的深奥;愈觉深奥,就愈认为这不是人的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所以就对佛教敬而远之,觉得佛教的道理太高深,而佛陀的人格已经脱离了人间现实的生活。虽然佛陀的教理多么好,他们还是认为这不是人所能做到的,因此敬而远之。

有心求法的人,大致有此两种类型的心态,想选择佛教为终身的志业,却犹疑不决、徘徊不前。若是误解佛教只是为生活而举办法会,他就会却步了;或是想全心研究佛法,又觉得佛教的法理深奥高远,敬而远之,这样是不是很烦恼呢?

第四、除觉支──轻安觉支

要回复原来清净的本性,必定要扫除种种烦恼。

‘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故名除觉支。’

所谓“断除诸见烦恼”,是说种种见解、烦恼都要将它扫除、断离。烦恼即是心所起的喜、怒、哀、乐,世俗人每当发生事情时都产生烦恼,烦恼是世俗的粗相,是患得患失之心。

学佛者所谓的烦恼比上述的情形更严重,有形无形都是烦恼、起心动念无不是烦恼。种种烦恼非常微细,心思不能专一是烦恼,“昏沉”、“掉举”也是烦恼。

何谓掉举?就是在拜佛、打坐、诵经时,无论如何用功修持,精神都不能集中,老是向外奔驰,这叫做掉举。有些人别人在诵经,他眼睛就慢慢合起来,最后便睡著了。常常有人念经念到打盹,静坐时,打瞌睡的人更多,也有人拜佛拜到睡著的;这就是昏沉,这也是一种烦恼。

心不能专一,不断往外奔驰,是烦恼,想用功却昏沉瞌睡,也叫做烦恼。总而言之,烦恼是千头万绪的,修行时昏沉、心不专一就会有烦恼,何况是平时的日常生活,心思无法统一都会起烦恼,所以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是非常微细的。

烦恼有粗相的烦恼,也有细相的烦恼,无论是世俗的烦恼,或者是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既然学佛求道,就必须将其一一断除,训练心思安然自在,无有喜怒怨憎爱的分别,无有我怨恨的人,要有平等的爱心;有平等的大爱就不会生特别的爱意,也不会起特别的怨恨心,如此就能心情平静,去除欲念,也不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恼乱心,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断除这些烦恼。

有的事情该发生的就会发生,要以欢喜心去接受,不该得到的,就不必太刻意去追求,若能如此,便可安然自在、断除烦恼,达到这个境界时,就称为“善能觉了”。

“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若能善解善恶,好好分析所爱的人事物,就可以做到怨亲平等,这就是“善解”。没有爱怨的心,就是适中、恰恰好,不会爱得过分或恨得太深,能平等地对待万事万物,就称为“善能觉了”。

一切的法,是用来修心,一切的物质,是用来帮助生活;“足心之物”,是指任何物质只要能发挥其用途,就应该心满意足。例如居住的地方只要能避风雨,身穿的衣服只要夏能遮体、冬能保暖,吃的食物只要营养充足,就应该觉得满足,以知足之心来看待世间物质,也可以称为“善能觉了”。

第五、舍觉支

‘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舍”是舍离,要舍离什么呢?就是要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六根与外界的六尘接触,产生了意识的念著,就是所谓的观念。例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时,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而产生心念,这就是念著。人的心念意识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的留在心中,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的都留在心中,总之日常生活中与外界尘境会合的心念,常常无法将其抹除掉,这就叫做执著的心。

所谓“舍觉支”的“舍”,是说我们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都不可以把心念停留在过去,不客时常讨人情。我们必须了解人来世间本来就是要相互负责,看得开就没有痛苦,所以说“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我们在人生这几十年里所见到的、听到的、或是我们身体所感触的一切,都要将其舍除断离。要将昨日之事忘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的心要注意在今日的道念,这样叫做专心,若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称为杂念,或是念著之心,这样就非常痛苦了。

总之,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是“道心”;忘记昨日种种,不去计较是非,就称做“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若能舍离念著之境,则“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觉了就是分别,“善能觉了”就是能用我们的智慧和智识分别真伪之法,明辨虚实。我们既然对外在境界的真实与虚伪能辨别清楚,怎么会做错事?怎么会说错话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庄敬自强”,“专一心念”的心态,来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这就是“善能觉了,虚伪不实”。

又“永不追忆”──追忆就是回顾过去,人生在世,处处充满危机,我们要时时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莫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像走在结冰的水面上,若不谨慎,则这层薄冰便会破裂,使人沉溺水中。

第六、定觉支

一般人都是凡夫,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份爱心,有爱心与关心,难免会产生忧心、疑心。因为有了爱与关心,自然就会担心,在单心挂念中就会听到一些令他担心的传闻,而使他产生疑心;有了疑心就会有疑问,这些疑问之声若回响过来,实在增加许多我们的烦恼与困难。

我常说:“学佛须学定心与信心”,我既然呼吁诸位学佛的弟子要有信心与定心,当然必定要以身作则,不论那些疑问转化出去又回响过来,造成多么大的震撼,我还是坚决护持著信心,无论发生多少困扰,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定心。

‘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又名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许多人认为打坐时,心无散乱、意无动转,坐很久而不受外在境界的动摇,就叫作禅。这是错的。禅并非如此,打坐只不过是学道、学佛的方便法,因为众生心散乱不定,大部分容易受境界所迷惑:思想涣散、精神无法集中,做起事来就会散乱,所以佛陀教我们集中精神的方法──方便法。

佛教我们:要使心定时,必须先坐下来,把精神集中于身上,坐端正,心思集中於呼吸,心念与思想调节正确。若要调节思想,必须把精神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就是“数息观”。“数息”是计算我们呼吸的出入,首先把心念集中于肚脐,以此为起点,精神专一,将一呼一吸的气息仔细计算,这是训练精神集中的方法。

众生多数因心不定而有烦恼,产生困扰。此处言“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我们要把禅定之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要学活的佛、活的禅。活禅就是“挑材运水不是禅,言谈举止无不是禅”。说话也有禅,说话时把心定下来,将精神统一,则所说的都是负责任的话。做事也是如此的话,则所做的都是负责任的事。所以说,言语动作无不是禅,用定心定力来做事、说话、听话,时时刻刻应用定心于日常的生活,就称做“发禅定”。

“善能觉了”,就是能好好分辨何谓“禅”,能深深体会了解“禅”的真正意义,即称“善能觉了”。

“诸禅不生烦恼妄念,是名定觉分。”──真正的禅就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尽管平时打坐坐得很好,但一离开座位就开始打妄想,蜚短流长,无法集中精神,这样仍旧没用;真正的禅绝不会产生烦恼妄想,此即“定觉支”。

学佛要用正确的智慧,产生慈悲的力量,不可因私人的迷情而乱了心思。譬如远道而来的人,若只是为了一念的爱与情,来时欢欢喜喜,回时苦苦恼恼,我就会对他说:“欢喜来、欢喜回,内心要学得自在安然。”心若要安定,必须欢喜自在。爱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情是为普天下的众生而生,拿出菩萨的大爱长情,不生烦恼妄想,才是真正的“禅定”。

第七、念觉支

‘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璎珞经云: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守护诸根,是沙门法;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

这是第七“念觉支”。一念之心,动于三千。学佛就是要抱持这份念,“念”非常重要,要时时将心念稳定下来,所以有句话说:“起心动念,十法界于刹那间。”十法界即是从佛的境界一直到地狱、饿鬼、畜生......的境界;在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之间,可成佛也可变为畜生。如果生起慈悲心、怜悯心,一切只为众生,那么所显现于前的就是佛;如果对人起嗔怒之心,那么心念一转,就变成阿修罗了;若是对世间的物质起贪心,则会变成饿鬼......。

因此,这个“念”字必须时时守护好。念即思念;“思”、“想”二字虽然时常合称,但是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不同的。“想”是现于前的境界,也就是用心于外在的景象,如果没有用心于外在的景象,那么,尽管别人再讲话,也是听而不闻,不知所云。例如,我在此讲话,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听,若是能真正用心去听,则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非常清析地从你的耳根进入你的心中。设若你们昏沉想睡,则尽管我说得多大声,你们也只是闻其声而不知其义,这就是“声尘”没有入心。

“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觉分。”我们在修行道法的时候,常常能神志清明,“觉”是清醒的意思,不迷迷糊糊,也无妄念杂心,清清明明地守住自己的心念,每一件事情做过之后,就让它过去,放开昨日的事情,守住今日的功能。我们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就称为道心;放开昨日的种种情事与杂念,叫作去杂乱心。

这就是“修诸道法,善能觉了”,如此则能“使定慧均平”,充分发挥定力与慧力。

“璎珞经云: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沙门是出家弟子,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要常常将心放在人事是非之上;没有人事是非叫做“无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会生烦恼。无心伤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谅,有心接受伤害,并常常烦恼的人,实在是不可原谅。无心者说话不知道会去伤害到别人,尚可原谅;若明知故犯,有心伤害他人,那就不可原谅了。对方无心说一句话,我们时常执著于此话,怀恨在心,而对方却不知道有人在恨他,也不知道自己讲的话伤到别人。说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常常记念此事,这就不是修行者了。

常常挂心于昨天所做的功德,也不是功德。如果时常认为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善事,那么,这也不是真正的善事。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要守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是对的!因此,不要计较昨天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发挥自己的功能,那就没有错了。所以说“无心离意识,是沙门法”,要好好守住今日的心念。

“守护诸根,是沙门法。”──“诸根”,我们曾说过“五根”、“五力”,除此之外,还有“六根”、“尘境”,“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即信、进、念、定、慧。身体的“六根”必须守护好,行兹在兹、念兹在兹,脚向前迈进一步时,心念就要放在脚上;讲话时,心念也要放在嘴上。总而言之,心念要时时系在身形动作上。

修行时,一定要守持“五根”;“五根”增长,才能发挥“五力”──信、进,念、定、慧力。以上皆是道心。若能坚定道心,就叫作沙门法。

“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意思是说,如果你们能守护诸根,就不会妨碍佛法的兴隆。我们修行的时候,常常会故步自封,以绳自缚,独善其身,以为修行是要求得自己的解脱,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如此,佛法怎能兴隆呢?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规矩,但是不可妨碍佛法的兴隆。

所以,“汝等能守护诸根,勿妨佛法兴隆矣!”学佛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的慧命是靠人才能流传下来的,若每个人只独善其身,佛法怎能流传后世呢?佛的慧命如何延续持久呢?希望大家努力修行。能精进修行就是“慧”、为大众奉献自己就是“慈”;慈悲智慧合起来就是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也就是佛法的中心精神。

 
 
 
前五篇文章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力篇

空就是放下某些东西

慈悲与爱的异同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根篇

生命科学新动向与传统智慧(下)

 

后五篇文章

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

居家学佛之道(上)

居家学佛之道(中)

居家学佛之道(下)

在家学佛精进修行法(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