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佛教心理学及其实际运用佛教心理学及其实际运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心理学及其实际运用佛教心理学及其实际运用
  ――以唯识佛法为中心
  一、 序 言
  心理学原来被包括在哲学之内,十九世纪后半期,由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和实验方法的采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作为新兴学问的心理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规律,从而为现实的生活和实践服务,提高社会大众对内心世界认识、把握和驾驱的能力和效率。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果,并形成了诸如生理心理学、个性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不同流派的特色,心理学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心理学学科。
  佛教心理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宗教心理学,在多元化的心理学学科中,由于历史、语言等诸多的差异,大家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它的研究和开展更显得十分的薄弱。而作为佛教心理学,它对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精神生活甚至对于社会的发展、世界的的和平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然而,佛法瀚如烟海,佛教心理学也十分庞大。本文拟从佛教心理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唯识佛法心理学为中心,通达相关理论的阐释,与现代心理学衔接,对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有所把握,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得益,以期增进生活的幸福,并对生活的意义有所了解。
  二、现代人生活中的心理危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自由开放的社会给予了人们自由开放的生活。在高科技与高物质消费泛涌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忙碌和不断追求经济上的富裕,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又多元价值的观念,带来了许多选择的自由,而价值上的冲突,却成为心理生活的压力。自由开放的社会给予了人们个人的尊严和肯定,但人们必须走出心理上的依赖,去做自由的思考和判断,否则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放弃依赖的本身就是一种压力。社会变迁迅速,科学工业一日千里,人民生活也在不断的富裕,经济生活方式不断的在进步改变,人们必须不断跟着时代成长,知识也要跟着时代增加,精神生活自然也要得到良好的提升,否则就会遭到淘汰的命运。于是,生活压力提高,情绪失调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人们所必须面对的相当严重的问题。
  未来的社会变迁会更快,人的心灵生活所受到的压力和挑战也就会随之升高。人类不断追求成长、自由与开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眼前就是一个高度资讯化的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庞大资讯的体系下,从生产到消费,你必须掌握资讯,用以了解和研判;从思考到决策,你必须依据资讯,处理更多资讯。就目前社会而言,光是股票、汇兑、金融,就可以使一个人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可是你却偏偏生活在其中。目前社会已是如此,以后的社会变化更是在难测之中。你别以为自己可以自外于繁复的现代社会生活,摆脱这些纷杂的纠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次金融风暴就可以使人倾家荡产,至于一般的金融动态,若毫无所悉,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每天跟着这些变化走,竞争忙碌,利害得失,受到的压力能不大吗?情绪失调、心理压抑等问题也就由此而生。事实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忧郁特质的人数,正在快速的增长之中。因此,我们要去面对现代生活中的心灵问题,特别应该重视的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由于功利思想的作祟,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日渐薄弱。许多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忽略了公义道德的存在,为了经济生活而不顾精神生活。这些就造成了犯罪、暴力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乱象。自由开放的社会当然可贵,但在自律的习惯和守法的态度尚未建立之前,自由极有可能被误用,而社会的安定和生活的品质,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诚然,自律和守法也是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
  三、唯识佛法对心理危机实质的判断
  在唯识佛法看来,人的心灵活动及行为反应,乃至性格特质、情绪状况等等,都是识所变现的。因此,要注意识的变化,才能维持良好的精神生活;更要看清楚人生就是识的活动的表现,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和识本身,只是处在刹那生灭的流变过程中,这种流变过程在唯识学中称做依他起(缘生法),它不是根本究竟的存在体,我们把它叫做“无自性”。我们要参透到识的背后本来面目是圆成实性(即空性),而识的变化有如过客。当一个人对此有所省悟时,就能减少我执,减少贡高我慢、顾影自怜、骄傲自大、自卑羞怯、自叹不如等痛苦。人类痛苦的来源就是自我中心的执着所形成的。我怕、我要、我贪、我嗔所造成的痴与执是痛苦的根源。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松开我执的绳结,生活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就会带来诸多无奈的痛苦。从唯识学上来看,人的名字、对自己的看法,乃至自己的价值观念等等,都是周围的人在平常生活中所赋予你的,那是因缘所生法。由于众缘所集才形成了一个假“我”的存在。它会随缘而生,随缘而灭。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把别人对待他的看法和态度,归纳起来,以为那就是实实在在的自己。别人说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为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并
  四、唯识佛法改善心理危机的原理
  在唯识佛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核心理论,即“转识成智”。这一核心理论,为人们改善心理危机指出了基本原理。这一理论的实质就是一个精神生活成长,乃至证得圆成实性的原理和过程。转识成智的功夫,可以提升生活适应的能力,是心理健康和幸福人生实践方法。唯识学把它分成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同时也是五个实践方法:
  资粮位:侧重修福,建构幸福人生的资粮,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建构良好的精神生活的基础。
  加行位:侧重修慧,看清人生的本质,使心智保持成长。
  通达位:泯除自我中心的执着,清除能取和所取构成的防卫堡磊。
  修习位:从我执中解脱出来,把不安、防卫、焦虑的烦恼障种子转为清净,把所知障的种子净化成智慧,从而发展出悲智双运的力量,实践并圆满觉有情的菩萨道。
  究竟位:是通过菩萨道的圆满修习而证得的最后一位。证得究竟位后,能够绝对平等的运悲智云觉悟度化一切众生。
  这五个步骤,可以解释成完美的人格的实践历程;从学习、成长、解脱自我中心,实践悲智双运的菩萨道,到完成唯识性的证验。唯识学最重要的关键,也是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就是:精神生活的不断成长。从自我功能的学习与成长,到自我的延伸,而向外去爱人、服务人群,最后把自恋式的自我伏灭,彻底松开我执的绳结,从而开展出无我的实性真我。
  五、唯识佛法“人格理论”的实际运用
  由于唯识学把人的精神现象完全建构在意识活动上的,所以对于人格的理论,较容易系统化的说明,并与现代心理学产生衔接的解释。就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唯识学,可以看出它的人格理论结构,并能有效解释精神生活的现象。以唯识的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这三个我的互动,形成人的精神生活现象,因此,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的表现,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 现实我――依他起性所产生的缘起我相
  从唯识学的观点来看,自我观念是个人生活经验的产物,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适应环境的观感,以及生活上满足需要的方法和欲求,综合成为一个我相。在这个我相里头包括了自己的种种心理需要、行为模式、情感的反应、能力和想象力。这与心理分析学家何妮(karen horney,1885――1952)所谓的实际我非常接近。实际的我是自己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它本来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所执着的自我形象,都是因缘所生的意识活动,而不是实在的东西。然而,这个被一般人认为是实实在在的我,在佛经里却被视为假或影子,认为它不是本来就有的自性,如果有的话,也只不过是生活经验的因缘互动所产生的自我印象,而那些印象毕竟是外来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如果拿因缘所生的我相当做自己,简直就像把梦境当真一样的犯了错误。
  然而实际的我是人类生存现象的自然表现,我们离不开这个因缘所生的我相,也不可能逃避这个我相,因为它是生活的轨迹与倒影,它伴随着生活自然出现。这一来《金刚经》上所谓的“无我相”,指的不应该是没有缘生的我相存在,而是指一个人不要被我相(我执之相)所束缚,要从我相之中醒觉过来,否则就会堕入一个自以为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里头,而生活在一个狭隘的心理生活空间,失去活活泼泼的生活力。
  人类从生活中所形成的自我印象,还包涵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它累积许多的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经验的直接产物,它是经过智慧觉照之后所产生的现象。这些知识并不是恒常的,知识往往只是暂时的答案。因此,人如果没有透过醒觉的功夫,会把知识当真理,把社会规范当铁则,那么这个我相所储存的知识在事过境迁之后,会成为误导我们的邪知邪见。
  在唯识学的经典中,把“我”的性质分为三,即: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见《楞伽经》、《解深密经》、《唯识三十颂》) 。依他起性正是上面所述现实我的部分,是触目遇缘的生活经验所编织的知识、自我观念和情感状态。虽然它是环境的产物,但就现实生活层面而言,是不能予以否定的。而对待这个现实的我相,只要能不执着于它,能空掉对它的偏执,就可能把生活经验的素材,化为提升精神生活的资粮,成就德满圆觉的最高生命意义。
  佛陀提出三自性和三无性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以及自我的观念,都是依经验因缘而形成的,而不是真的有一个可以确切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生活经验所归摄的意识活动。从佛经的理路来判断,佛陀为了避免学生把我相视为实在,而固执于我思和我见,反而失去掉了觉察的能力,所以要弟子们“受诸受而无所受,因无所受而受诸受,所以不为五受所摄”。这么一来才可能发挥智慧,光明遍照,故《中观论》中说:
  汝若破众因缘法第一空义,则破一切世俗法。
  领会到这个道理的人,纵使他人对他非难,亦能真正做到“有过则改,无则勉之”,而不动于嗔怒,不发于愁思,不形于焦虑与忧郁。平常为人,也就不会骄矜自大,不会以高下分别来看世俗的事?
  六、唯识佛法“心所理论”在心理健康上的实际运用
  唯识学中谈到许多生活调适的法门,它们是心理调适的指引和情绪管理的方法,是精神生活成长的资粮,也是修行觉悟的重点。现代人过着纷扰紧张的生活,抱着功利多欲的价值观念,免不了有情绪失调的痛苦。这些痛苦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现代人必须善于运用唯识的技巧,作心理调适,兹选择唯识法门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方法,阐释如下:
  (一)遍行心所与心智修养
  遍行心所就是普遍活动的心所,或者说是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或心理功能。唯识学告诉我们,意识的作用是整体性的,你所接触的事物,受到的刺激,遭遇的事件,都会引起你的注意,产生你的想法,引起你的行动,伴随而来的是你的感受和情绪,以及存续在心中余波荡漾的思念。这样的心理现象称为遍行。它的主要理论是触、作意(注意和行动)、受、想和思这五个心理层面是同时出现的,是互相影响和干扰的。因此,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其他的因素也跟着起变化。唯识学的大多数心所都有一般现代心理学的含义,但触心所纯属唯识学的特定范畴。
  唯识家讲,万法唯识,识生起的时候,必定有认识机制,认识对象,和积三者的和合,三者和合必定产生触心所,而三者的和合也必定依赖于触心所;因为如果没有触心所,心和心所应该不能和合在一起去接触某一对象。作意心所将心引向自己的认识对象,作意心所如果没有,心识应该不能生起。受心所能感受顺境、逆境或中性境,使心和心所产生欢乐、悲切或不悲不乐等状况,绝不会心生起时而没有其中的一种状况出现。想心所确定自己认识对象的类别,如果心生起时没有这想心所,就不能认取自己认识对象的类别等状况。思心所是使心认取正因、邪见等状况,造作善业、恶业等业,绝不会在心生起时没有其中的一种状况出现,所以必定有思心所。因此可以证明,在心生起时必定伴随着此五种心所的存在。因为此五种心所直接影响我们造作善、恶等业,所以,若想改变业感果报就要从其中的因素作调整,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站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外界产生接触,由于接触,所以总有一些事情、客观事物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对客观事情、事物等起了注意,随之一定会有所感受,从而产生对接触对象的类别的认知,最后产生认取,这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反之我们的行动与心情等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感受等等。因为这些感受、想法、注意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连锁出现的,所以要改变心情,就必须设法在其中的因素中作调整;要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必须从五个因素中作调整。
  就拿乐观与悲观两种人来说。乐观的人积极进取,对于生活中的挑战,比较有毅力去面对它,有较好的信心和把握。他们比较健康,工作效率好,成就也比较好。至于悲观的人,想到的都是困难和畏惧,倾向于逃避退缩,心情沉重;他们缺乏进取,所以情绪也比较忧郁,工作的效率也受到影响。乐观的人受到挫折和困难时,想法是:“啊,这个挑战的背后,必然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办,但我可以研究和学习,寻找解决之道”。这样的想法,令他作了积极的行动,去学习和研究,去找人协助,于是心中的感受是充实的,是抱着希望的,他们的情绪当然比较好了,心中所思念的也是一个好的梦想。悲观者的想法是 “遭了,又碰上难题了。”于是采取了逃避或隐瞒的行动,把事情拖过去就算了。由于退却的想法,造成了拖的行动,产生消极的情绪,心中存续的念头是不安、无奈和痛苦。
  于是,要想改变坏心情,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采取新的行动。另一方面,你想要有新的作为,就必须有新的心情和看法或想法。在心理治疗上,遍行的意识改变技巧,已被推广运用。可以用它来改变人的行为、想法和情绪,使痛苦的人得到治疗,使生活适应不良的人得到改善。遍行技术若结合西方的现实疗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改变不适应行为。当然,遍行技术也可用来作为人心性修养的工具,用来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乐观旷达和心情的调适。
  想法和作法决定情绪,情绪也干扰了想法和做法。乐观与悲观的分野中,愤怒和沉着的差异,贪婪与恬淡的不同,自私与公义的分际,傲慢与谦和的表现,焦虑与自在的区隔,都可从五遍行的观念和技巧中得到解释。
  悲观的想法和情绪,不但影响人的健康,也影响人生的成败,乐观的人,看到挫折和失败,会对它作区隔,知道自己的损失和痛苦在哪里,也知道他还有许多可以运用的资材和机会。能够有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能在这上头作意思维和行动的人,就会产生好心情,积极振作起来。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善用遍行技巧的人是健康和积极的。不懂得运用它的人,往往就会成为人生的挫败者。
  当然,在学佛的历程上,要成就觉者的圆成性格,也要从遍行技术的运用中去努力,前面所谓识的五位,其实就是要与这个技巧相衔接运用,才会具体落实于生活。
  (二)别境心所与心智修养
  除了遍行心所以外,唯识学中的别境理论,也是应用于生活在很重要的调适法门。
  “遍行”是触、
  (四)烦恼心所与心灵净化
  唯识学所谓的烦恼,是指生活、思想和行动的迷思,从而造成痛苦、邪恶和不幸。烦恼的产生是由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所造成的。烦恼是一种心病,它会扩大负面影响力。因此,要从中解脱。事实上,人类的不幸、心理失常和灾难都是烦恼法所引起。唯识学把烦恼分成根本烦恼与随随烦恼两大类。今就专对其烦恼进行剖析。所谡“根本既除,枝末随断”。根本烦恼者:
  1、 贪,《成唯识论》云:
  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对于三界内的一切存在及其原因,迷恋执着是其本性;能障无贪,产生苦果,是其作用。即贪是依靠爱的力量,执取五蕴而生起。贪是一种匮乏的心态,它使人如饥如渴地追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们贪著身体,贪著事业,贪著财富,贪著地位,贪著名誉等等,贪使我们不由自主的被他们所吸引,产生种种挂碍。当我们的贪著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心被强烈的希求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被法律的约束,在贪欲的驱使下胡作非为。即便在我们的贪著得到暂满足之后,我们的心仍然安定不下来,又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又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而我们被充分鼓动起来的欲望,更会魔鬼般继续摧毁我们的理智,使我们在贪著的陷井中越陷越深。从个体的生命来说,贪欲是烦恼的根本,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贪欲又是一切人为灾难产生的基础。随着欲望的升级,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吃着地球有限的资源,森林、矿藏、空气、水源等资源正在急速的消耗和被贪欲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中。如果不能克服我们的贪心,不能将我们的占有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继续任由它去发展,那么,人类的明天,将不可言喻。
  另外,在十法界(十个精神生活的等次)中,饿鬼道的众生,其长相是皮包骨,瘦得可怜;肚子却像鼓那么大,他囤积了许多东西在肚子里,却没有拿出来生活享用,所以精神生活显得营养不良,而变得骨瘦如柴。饿鬼的口里吐火,咽喉像针那么细,食物拿到手里即刻变成灰烬,因为他从未咀嚼。财富是拿来占有的,不是拿来丰富生活本身的,所以咽细如针。由于不断追寻和占有,焦虑不堪,火气很大,所以口中吐火。食物一到手,因为忙于追求,故“食而不知其味”,所以变成了灰烬。这个比喻很像功利的现代人,永不满足地追寻和占有,却忘了生活自身,而使自己身陷烦恼和焦虑之中。这种为追寻而忘了生活的现象就是颠倒。又如在《盂兰盆经》中说,目健连尊者修行到有神通力时,发现自己的母亲随落在饿鬼道之中。其形貌和遭遇如前述的惨烈痛苦,于是请教佛陀如何营救母亲。佛陀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罗汉解夏自恣日时,请他们现身为母亲说法,教她放弃贪婪,学习恬淡,才得到解脱。人类的最大痛苦和罪恶,就是来自贪婪。
  2、 嗔,《成唯识论》云:
  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
  意思是对于各种苦及其原因,憎恶痛恨,是其本性;能障无嗔,产生不安隐性,成为恶行的依****是其作用。即嗔必定使身心燥热苦恼,生起各种属不善性的恶业。犯嗔恚的人面目可憎,失去理性和正念,造成许多恶业。嗔所表现形式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由于嗔恨导致的辱骂和争斗。或是因意见不合而彼此恼羞成怒,或是因利益冲突而彼此怒目相向。当他人对我们构成影响和伤害时,都会引起我们的嗔恨,甚至迁怒他人。嗔恨使们的内心失去平静,嗔恨又能使微就此的冲突不断升级,当嗔恨心被付诸于行动时,理智不见了,道德也不见了,甚至法律也不见了。正如经中所说一样“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十法界中的阿修罗中,就是犯这种恶业的众生。他们情绪不稳,愤怒填膺,交相争斗。人类的战争、暴力和倾轧,都从嗔怒中来的。嗔怒使人失去理性,造成更多冲突。嗔怒的情绪不但影响健康,更会破坏人际关系,阻碍和谐与合作。家庭生活中,若经常起嗔恚,则温暖和快乐渐失。教育子女以嗔怒为手段,亲子变得疏离,子女心理会受到严重创伤。犯罪青少年大部分来自以嗔怒管教的家庭;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凌虐和凶暴亦有密切相关。
  3、 痴,如《成唯识论》云:
  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即是对一切理和一切事,迷惑不明是其本性;能障碍无痴,成为一切混杂污染的心和心所和依****是其作用。即由无明,生起疑、邪见、贪等烦恼心所和随烦恼心所,造各种业,并能招致诟世混杂污染的心和心所的生起。现代社会变迁快速,如果不随缘成长,不终身学习,就会变得无知而被淘汰。无论是经济生活、生理调适、资讯网络等方面,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生活就会有大障碍。不久的将来,不会使用电脑的网络资讯,将会使自己成为半个文盲。唯识学对于愚痴的解释,特别强调自我的执着,一个不能延伸自我,建立无缘

 
 
 
前五篇文章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丰老的画与枣子树

修建大觉庵碑记

沾益大觉寺水陆法会碑记

开拓佛教艺术史研究的新视野

 

后五篇文章

塔殿合一的佛寺建筑新趋势

续金刚经的文字图像艺术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的图像艺术

六祖图像与坛经版本

北寺塔建修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