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其规划研究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 董小云 关键词:旅游发展;寺庙园林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to som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material research foundation in, summarized the Chinese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cultural value, the function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aspect and so on botanical garden layout, botanical garden plant research results; Reviewed the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course, has analyzed the current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and its the plan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traveling development, finally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plan measure and the method. By the time through to the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expl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arouses the people to the Chinese temple botanical garden this precious religion culture resources value, to protects and uses our country religion culture, beautifies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promotes our country tourism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Temple Garden 1 引言 寺庙园林是我国三大古典园林之一,无论是在建筑环境设计还是人文环境设计方面都堪称一种典范。随着宗教旅游的兴起,寺庙园林被纳入旅游文化资源,成为公众旅游的活动场所。但由于目前旅游资源的超载开发,寺庙园林旅游表现出宗教属性与娱乐属性之间的对峙和矛盾,影响了佛教在广大信徒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佛教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正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寺庙园林的规划和改造,如何在满足公众社会需求与保持宗教独立性之间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以适用现代旅游的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2 寺庙园林研究内容 2.1 寺庙园林相关概念 2.1.1 寺庙是指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 2.1.2 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佛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佛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即寺庙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而形成的园林化的环境。一般有三大类:一是位于城镇,寺外无园林环境,常有独立的寺园,园内以人工造景为主的城镇型寺庙园林;二是位于城市近郊,风景条件较好,既有自然景观为主的构景,又有人工景观为主构景的郊野型寺庙园林;三是位于自然山水景区,寺庙与周围风景区有机结合,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造景的山林型寺庙园林。第三种类型逐渐发展成为寺庙园林的主流. 2.1.3 佛教旅游:在中国旅游史上,将佛教徒游化修行、传经、取经活动,文人名士追随佛教与高僧交学辩难的山水旅游以及民间大众游春、进香等宗教外出活动称之为佛教旅游或释游。 现代旅游学把佛教旅游定义为宗教旅游的一种,从狭义上讲,佛教旅游主要指佛教徒因为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石游、传法等;从广义上讲,佛教旅游指凡是围绕佛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都可视之为佛教旅游,也就是说,佛教旅游不仅包括佛教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也包括非佛教徒出于兴趣游览佛教圣地、体验佛教特色文化等相关的旅游活动。 2.1.4 寺庙园林旅游:主要是指广大旅游者(包括佛教信徒)以寺庙园林为旅游目的地,以寺庙园林旅游资源为依托所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1.5 寺庙园林旅游资源:指的是存在于寺庙园林或周边的,对广大旅游者能够产生吸引力的所有佛教吸引物,都可以称之为寺庙园林旅游资源。如寺庙建筑、绘画、雕塑等。 2.1.6 旅游发展:一般是指旅游的现实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增大。本文所指的旅游发展的概念是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将旅游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整合系统,旅游发展指旅游由小到大,由单一到整合,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它包括旅游内外的的主客体、元素、内涵、过程、途径等等方面的发展,这其中文化因素贯穿始终,文化传播在旅游文化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寺庙园林发展历程 我国寺庙园林的出现,可以追溯于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逐渐与我国儒学、道教“天人合一”的精神相融合,从而也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创作。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把宗教作为一种工具大力提倡,并与寺舍联系在一起,促成了寺庙园林的出现。佛寺的修建始于东汉,最初是作为礼佛的场所,后因为满足僧人和施主居住、游乐的需要逐步在寺旁、寺后开辟了园林。两晋南北朝时期寺庙及寺庙园林的兴起——“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使寺庙园林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流行程度。 唐宋佛教禅宗兴起,文人名士参与修禅,促进了文人名士与禅僧的往来,同时文人雅好山水的审美情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寺庙园林向自然山水环境中转移,而寺庙兴造合于自然山水,清幽典雅的禅境营造成为寺庙园林的主导形态。“佛教四大名山”及“佛门四绝”也在这个时期形成。自此,在自然风景秀丽处建佛寺,于佛寺中植卉栽葩之风历代不息,“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望岳几乎遍布着寺庙园林。而佛教寺庙逐渐成为施行佛教教化、传播佛教的中心场所,寺庙园林也逐渐演化成为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并列的我国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引发了社会各阶层香客纷沓而至。 明清时期,我国园林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寺庙园林建设也达到高潮。这个时期的寺庙园林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世俗化、文人化,一般与私家园林相差不多,而且更为朴实、简练。寺庙里经常有各种庙会活动,群众的参与程度高,逐渐寺庙园林已开放成为人们游赏和文化交流的游憩场所,兼顾公园之作用。 2.3 寺庙园林特点 2.3.1 寺庙园林文化及功能特点 寺庙园林文化特点:寺庙园林首先是作为供奉神灵和信徒的居住修持之所,它反映了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表现的是宗教艺术和传统文化风貌。虽然寺庙园林因环境不同而千变万化,但总尽可能地保证其宗教功能,维持宗教活动建筑的基本格局。其次寺庙园林遵从宗教礼制“神仙多住于山中仙境”的说法,常选址于清幽的山野环境中,这也是高僧们寻求静谧隐逸修行环境的心理的反映。并且由于寺庙园林面向的对象不单是王公官卿,更主要是广大社会基层,所以寺庙园林的风格更接近民间;因受民间建筑风格的熏陶影响,从而也更自然、更典雅、更具山林情趣。再者寺庙园林将宗教文化与优美的园林环境相结合,使它的景观不但具有观赏游乐内容,同时也具有宗教内容。 寺庙园林的功能特点:寺庙园林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出家僧众的生活和修持的场所, 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寺庙园林向广大游客展示珍贵的宗教的文物、艺术宝藏,成为了天然的艺术陈列馆;寺庙园林中宗教的教化及安抚作用,使其又成为香客的“心理诊所”,让身临其境的人们感受到佛门的慈悲、智慧与清净美好,进一步领悟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寺庙园林在非常时期往往又担当了慈善、救济的社会功能,成为人们的安全岛、避风港;寺庙园林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镇,在对外交往中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生命轮回,强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不杀生的佛教思想是分不开的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吻合,寺庙园林不仅美化了环境,并且保护了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现代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2.3.2 寺庙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与印度佛寺基本相似,以塔藏舍利为中心,四周围以僧房。佛寺随佛教传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古建筑特色,演变成殿堂与塔藏并重,塔藏在前,殿堂在后的格局。唐宋时期,曾风靡一时的塔藏建筑被请出寺庙或变成寺庙主殿前或后的一小部分,逐渐形成了以佛祖殿堂为中心的布局。此后,中国寺庙“伽蓝七堂”制建筑布局遍布全国各地,按常规“伽蓝七堂”是指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而佛教各派对其解释略有不同,一般认为是:山门、佛殿、讲堂、方丈、食堂、浴室、东司(厕所)。刘敦桢先生在《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则认为“伽蓝七堂”大致是指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东配殿、西配殿和大殿七座单体建筑。总体来讲寺庙建筑的布局特征首先是院落式布局,其次是沿中轴线递进的对称式格局。但事实上寺庙的形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子,其布局是随佛教的演变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 2.3.3 寺庙园林布局特点 寺庙园林的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导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布局形式由外到内基本为香道-影壁或牌楼-山门-前殿-后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这种轴线布局形式多按照风水方位布置,意在体现社会伦理秩序,这样不仅满足了寺庙功能的要求,而且使佛教仪式、活动更加的肃静、威严,烘托了宗教氛围。而这条轴线成为寺庙布局中最重要的精髓所在。 2.3.4 寺庙园林植物特点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寺庙园林植物与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不仅是一种象征(佛主的化身),精神的图腾(宗教崇拜),宗教活动的媒体和中介,而且还具有许多实用的功能,如园林美化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心灵陶冶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科普教育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等。所以,在发挥宗教服务功能(即作为宗教文化的传承载体,对宗教文化起到强化和烘托作用)的同时,寺庙园林植物作为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智慧的外化形式和载体,对公众环境保护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寺庙园林植物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与佛教文化的相关性;与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与寺庙园林的统一性;与审美心理的协同性;与主流文化的互动性;与地域文化的对应性;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常见的寺庙园林植物主要有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五树”是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其中有的是佛树,有的是刻写经文所必备和赕佛所必需的;“六花”是指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千瓣莲花)。常选用的乔木有松柏、银杏、香樟、槐、柳杉、楸树等姿态优美、树龄长寿的植物,以示佛教香火不断、源远流长。常见的香花树种有栀子、茉莉、丁香、梅花、桂花、含笑、结香、瑞香、白兰花、蜡梅、金银木、兰花等。常选用的观叶植物和地被植物有如芭蕉、玉簪、麦冬等,与寺庙环境十分融合。 2.3.5 寺庙园林景观小品特点 寺庙园林内除了各式佛教建筑、佛像雕塑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陈设,常见的有宝盖、幡、长明灯、影壁、香炉、经幢等宝饰物,还有一些园林造景的置石、碑铭、水池、桌凳等景观小品,它们都是为了增加寺庙宗教气氛而设置的装饰物,具有特殊的宗教特点。 2.4 寺庙园林研究进展 古今中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者大多集中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专攻中国寺庙园林和寺庙园林规划的著述尚不多见。就国外而言,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佛教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此后,伴随着日本全面吸收佛教禅宗文化,而陆续出现了具有浓厚禅宗意味的日本庭院,成为当时日本造园形式的主流。在西方国家,从早期欧洲传教士和旅游者写的游记、书信和图片到后来尤其是十八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大量有关中国系统园林的专业论著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寺庙园林已有了基本的了解。 以最早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敦煌寺庙的描述为始,到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神父的《中华新图》及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神父《中国现状新志》,再到后来威廉?钱伯斯1757年关于中国建筑和园林论著《中国建筑、家俱、服装和器物的设计》等,都对中国寺庙以及寺庙园林作了相关的叙述。现代以来,由瑞典著名艺术史学家喜龙在1949年撰写《中国园林》等专著对中国古典园林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仍然是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分支进行介绍。内容多属于描述性、介绍性的,主要是向西方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园林艺术,目的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园林。 在国内,我们也只能从中国古代史书、方志、传记等文献中得到与寺庙园林园林相关的原始资料。早在北魏杨衒之编著的《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对洛阳寺庙园林的寺庙选址、寺庙建筑、寺庙周围环境并其兴废沿革做了详细的描述,从中已经可以窥探出寺庙园林的规制;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径》和敦煌唐朝寺庙壁画将当时寺庙建筑布局的改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唐朝后期的著名禅师怀海第一次在传统律寺之外,创立了禅宗自己的宗教建筑-禅院,制定了《禅门规式》,并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寺庙的“伽蓝七堂制”,并延续到今天。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寺庙园林。如周维权先生的《古典园林史》、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论》等以史为线,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支,叙述了寺庙园林的形成及演变;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等园林文化专著辟有专门章节论述各时代寺庙园林的美学特征;赵光辉先生的《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英)D.斯科特著(熊宁译)的《极少主义与禅宗》、段玉明的《中国寺庙文化》等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佛教文化与园林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李允鉌的《华夏意匠》、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等,同时《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等建筑史著作也都列有相关寺庙园林部分,从设计手法和建筑美学角度进行研究。此外各种建筑类与园林类学术期刊以及各大高校相关学位论文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寺庙园林的研究成果,如刘媛的《浅谈中国寺庙园林》,管欣的学位论文《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究》等,但是对于寺庙园林的现代文化价值、功能,以及现代寺庙园林的规划措施和方法研究,却很少提及。 80年代后,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加之西方学术界对“东方思想研究”的热潮,人们对宗教旅游兴趣地提升,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目前有关佛教旅游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如章必功的《中国旅游史》以时间为经朝代为纬,介绍了佛教旅游的发展过程;王元海等编著的《旅游与宗教文化》、霍国庆的《佛教旅游文化》等则以介绍佛教文化知识、佛教旅游景点为主,方便游人参观游览;还有关于探讨佛教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学术论文,如紫腾嘉等人的《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及构想》、彭明勇的《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关系研究》、陈鸣的《宗教园林与旅游文化》,以及探讨佛教旅游的邹卫的《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佛教旅游为例》等,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目前佛教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从分析目前寺庙园林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弊病入手,提出旅游开发的策略及建议。但是没有将旅游发展与寺庙园林的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可借鉴的方法和建议。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建筑界和园林界的园林史研究,多侧重寺庙园林实物和形态的考证和叙述,而对一些重要造园思想理论和园林场所精神等方面内容,却尚未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存在一定研究缺环或空白。而文科领域对园林的研究,则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寺庙园林的研究视野,在文献挖掘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力,整理出不少珍贵资料。但是,由于专业的局限,往往拘泥于意识形态层面或一些特殊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未能从文化、功能、技术等各方面整体性地认识寺庙园林设计理念和构筑方式。而旅游界多关注与寺庙园林作为旅游文化资源来说,它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缺乏对空间组织的研究。并且,目前对于寺庙园林的研究,大都是依托佛教文化而进行的,很少有单独将寺庙园林作为佛教文化与园林文化的结合体,研究它的空间布局、文化、功能和现代价值,而关于寺庙园林规划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近几年对于寺庙园林的关注与研究有所增多,但其研究大多是对个别寺庙史料的搜集、或是个案的评析,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学术深度。 3.1 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当 寺庙园林的文化景观资源包括了寺庙园林的布局以及周边环境,内部各种建筑的样式、格局以及装饰小品,寺庙保留和珍藏的佛教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寺庙之中的雕塑与壁画以及悬挂于大殿之上的匾额和楹联等。目前大多数寺庙园林景区对于这类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往往采用简单化处理,开发力度、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寺庙建筑保护方法简单;不尊重原有寺庙园林格局,破坏了寺庙园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没有注意到对寺庙园林周围环境的控制,如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商业化严重,宗教文化教育功能不足。 3.2 园林空间规划不完善 3.2.1 视觉景观的层次性欠缺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商业的冲击,寺庙附近或山下的生活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建筑形式和选址未经过详细的规划和控制,对原有的寺庙文物建筑产生冲突;另一方面过多的生活人口需要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景区的视觉环境。 3.2.2 游赏线路不明晰 千篇一律的道路建设是游赏线路不明晰一个原因,此外人们对于旅游意境的认识不足,形成了“观光旅游”快速而点到为止的游览方式也是重要原因。一条道路通到景区中心,快速的索道交通将人们直接送往最佳观景点,这样虽然使人们很快就能达到一个目的地,但同时也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美学中所讲究的“名山访古”的韵味,当然也就不能体会到那种曲径通幽处的乐趣。游览道路缺少多样选择性,也会使主要路线上人数拥挤,主要景观点受到的环境压力变大,而次要景观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能更好的来烘托和丰富游览的主题。 3.2.3 宗教、旅游活动场所缺乏 由于游客量的增多,一些商业服务性建筑对寺庙园林空间的侵占,使寺庙园林里的活动场所显得很局促。一些名震海内外的寺庙园林,每年都要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高峰期人流量已经突破了寺庙接待能力的上限,内外交通几近瘫痪,消防形势严峻。以致于寺庙很少开展大型宗教交流活动;并且作为旅游目的地,寺庙园林内缺乏足够的室外小型广场和绿化休闲用地。 3.2.4 景观小品与设施不协调 寺庙园林内除了寺庙建筑、佛教艺术、文化等文化景观资源外,寺内的小品及设施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往往在寺内的小品及设施进行设计、安置时,忽略了其重要性,出现分布不均、其造型、颜色、材料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寺庙园林环境气氛不协调。 3.3 旅游项目单一、文化含量不足 寺庙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宗教文化游览的旅游项目大多单一,寺庙园林游景区普遍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最基础、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缺少对高层次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相当多的景区只满足于建庙塑像,设置香炉和功德箱,,而没有将厚重、神秘的佛教文化氛围融入旅游活动之中,不仅高层次的参观佛教仪式、参与佛教活动和开展“参与式旅游”、“体验式旅游”等开发力度还很不够,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各地游览形式单调,项目重复,大同小异,降低了寺庙园林景区对不同层次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回头游”志趣受阻。 4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的建议 强调资源与环境保护在寺庙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性。资源与环境是寺庙园林发展的载体,在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产生矛盾时,旅游发展应该无条件地让位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针对目前存在的重利益、轻保护的现象,强调在做规划之前应用科学的资源评价标准,对景区内的各种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有助于规划师在兼顾寺庙园林景观资源保护的同时,针对寺庙园林景观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提出合乎科学原理和艺术准则的规划方案,为广大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景观环境和最合理的游赏路线。 运用旅游规划中关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旅游容量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寺庙园林规划、旅游开发实践进行指导。在规划之前,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和收集相关资料,对寺庙园林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容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以指导景区作出适宜的市场定位,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对寺庙园林景观资源进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从人文资源保护、寺庙园林空间、植物配置、道路系统、旅游发展等方面入手进行寺庙园林规划,可以使规划更充分,方法更具体,内容更全面,以求通过规划的手段对旅游发展现存问题进行规避。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赵光辉.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北京旅游出版社,1987 [3]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4]王其钧,谢燕.宗教建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北魏?杨衒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8]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 [9]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0]阳国亮,黄伟林.多维视角中旅游文化与发展战略.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1]王元海,黎美洋,陶华举.旅游宗教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宋立民.社会转型期部分民众信仰缺失问题研究,广州培正学院学报/Vol. 6,NO.4/2006(12) [13]孙敏贞.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的几种类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 l4,No. 67/1992 (4) [14]刘媛.浅谈中国寺庙园林.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Vol. 27 ,No.12/2006 [15]袁银枝.略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 (1) [16]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徐增让.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人文地理,2006(4) [17]王淑良.中国旅游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18]王丽心.佛教寺院的文化内涵[J].中国禅学,2002(6): 421-425 [19]李萌.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4) [20]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 (4):450-455 [21]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园林历史与艺术,2004(12) [22]覃勇荣,刘旭辉,卢立仁.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河池学院学报,2006 [23]管欣.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究,2006 [24]江权.山岳型风景区中寺院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嵩山少林景区为例,2004 [25]王涛.中国园林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2004 [26]http://iea.cass.cn/jianbao/f001979.doc [27]http://www.guwh.com/fa/u001b.htm [28]Setsu Tachibana, Stephen Daniels and Charles Watkins, Japanese gardens in Edwardian: landscape and transcultur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0 (2004)364-394 [29]Myra Shackley, Space, Sanctity and Service: the English Cathedral as Heterotop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4)345-352 [30]Catherine Howett, Ecological Values in Twentieth-Century Landscape Design, A History and Hermeneutics [J].Landscape Journal, 1998, special issue:80-98 [31]Edward J Valauskas, The Chinese Garden: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 Library Journal. New York: Jun 15, 2003. Vol. 128, Iss. 11: p. 92 [32]Paul Robertson, The subliminal landscape may offer a new designperspective, suggests Paul Roberts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19 APPIL 2003 [33]Maggie Keswich, The Chinese Garden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1980 [34]A.M.OReilly,Tourism Carring Capacity,Tourism Management, 198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