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傣族民间的佛教舞蹈 张育英 在宗教节日活动中,大都有歌舞表演,所表演的舞蹈既是娱佛的宗教舞蹈,同时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孔雀舞、大鼓舞、马鹿舞、大鹏鸟舞等。 孔雀舞傣语称“戛洛涌”,意为孔雀跳的意思。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也是佛教舞蹈。傣族老人说,孔雀舞是专为佛祖做摆(即做佛事)时跳的,是佛祖带来的舞蹈。 关于孔雀舞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佛祖做大摆,众人前来朝贺,有一对人面鸟足的动物也来朝贺,它们跳起了优雅的舞蹈,众人也跟着跳了起来,这一舞蹈,就是今天人们跳的孔雀舞。另一说法是,在茂密的大森林中,居住着各种动物,孔雀是其中最美丽的居民。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两个魔鬼,要占林为王,又企图霸占孔雀。动物们被魔鬼扰得不得安宁,便到佛祖那里告状,佛祖责令孔雀征服魔鬼。聪明美丽的孔雀把魔鬼引到沼泽地里淹死了。从此,森林里的动物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为了表达对孔雀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动物们围着孔雀载歌载舞,孔雀也高兴得翩翩起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孔雀舞。还有一种传说是,“摆帕拉”节日到来时,孔雀来到摆场想瞻仰佛祖,但佛祖被人群团团围住,孔雀无法靠拢。于是在人群外跳起了舞蹈,向佛祖展开美丽的羽屏。人们被孔雀舞蹈所吸引,让开了路,孔雀将自己美丽的羽毛献给了佛祖。那只孔雀跳的舞,就是流传至今的孔雀舞。 由于孔雀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傣族人对孔雀十分崇敬,常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各种心愿和对未来的憧憬,孔雀舞成为傣族地区流传最广的舞蹈之一。在盛大节日和隆重集会时,都少不了孔雀舞表演。表演者一般头戴尖塔盔、身穿孔雀羽纹衣,系上孔雀羽毛架子的道具。舞蹈动作十分优美,有孔雀飞翔、开屏、啄翅、抖翅、展翅、漫步、觅水、饮水、嬉戏等各种姿态。舞蹈的基本动作是腿部半蹲,叉腰,上身稍向侧前倾,富有雕塑感。身体与手臂各关节还要形成“三道弯”,以表现孔雀的动律。总的来说,孔雀舞的动作丰富,形式完整,具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图形和步伐,并有一定的技巧。伴奏乐器为象脚鼓、锘、镲等打击乐器,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除孔雀舞外,马鹿舞也是傣族喜爱的舞蹈。马鹿舞傣语称“戛朵”。“戛”是跳的意思,“朵”是神话里长着狮子的头、狗的嘴、鹿的角,长颈、细毛的动物,汉语称这种动物为马鹿。马鹿舞流行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思茅地区孟连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一带。该舞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傣历1030年佛祖做摆时,前来朝贺的人们跳的一种舞蹈。 “戛朵”是在盛大的宗教节日里,由男性戴着道具表演的舞蹈。马鹿形的道具身长一丈,颈长八尺,颈部是用竹编成的圆圈,用黄布包起来,并粘上剪碎的白纸,作为羽毛。表演时两人钻进道具内,前面的人用棍子支撑颈部并画“。”字,使鹿头左右晃动,后面的人用手扶前者腰部,两腿向两边做小跳及跌扑、腾转等动作,以及向侧翻滚、向前翻滚等技巧,翻滚后抬头抖动羽毛。舞步有走步、点步、跳步、碎步等,表演者始终保持半蹲状。表演时,由一头戴假面具的“吾叭”(即善鬼)在前引路,行进中和马鹿交换位置,穿插行进,由鼓、错、镲伴奏;是一种宗教与娱乐相融合的民间舞蹈。 大鼓舞,傣语称“光弄”,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又一种佛教舞蹈。大鼓体积较大,放在佛寺庙内,供宗教节日舞蹈表演使用。传说大鼓是佛祖赐予的,所以傣族地区凡有佛寺的地方都有大鼓。大鼓一般放在地上打,也有挂在脖子上打和站到大鼓上面打的。一般由男性表演,多为单人舞。伴奏者也配合起舞,舞蹈时,双手抡鼓槌击鼓,鼓点变幻无穷,节奏铿锵明快,腿部曲膝半蹲,迈步时腿部均匀颤动,步法有磋步、起伏步、点步、弓箭步等。鼓打到激烈时,鼓手还加上转和跳,或做云手翻身、吸腿、跪蹲等动作。伴奏乐器有错、镲,伴奏者与鼓手穿插表演,做出各种造型,情绪热烈欢快。大鼓舞的宗教意义在于祈愿丰收,据说“打一锤鼓,谷子饱一截”,人们跳大鼓舞,以寄托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摘自《中国宗教》2002年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