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论佛教文化对我国茶叶发展的作用(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佛教文化对我国茶叶发展的作用(上)
  ◎沈佐民
  --------------------------------------------------------------------------------
  【摘要:本文通过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阐述了佛教的主要思想,佛教与茶叶的关系,以及茶叶对佛事活动和佛教对茶叶栽培、加工、茶叶文化和茶叶传播与交流的相互促进作用。】
  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经历了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世人喜爱的三大饮料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茶随著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我国茶叶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茶与佛教互相促进,形成了“茶禅一体”、“茶禅一位”和“茶佛不分家”的关系。佛教的禅宗和佛事活动需要茶叶,而这种嗜茶的风尚,又促进了我国茶叶事业和茶叶文化的发展。佛教中的坐禅要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特别是调睡眠与饮茶有著紧密的关系。1另外,佛教寺院和高僧们的精湛的栽培、制造技术,以及对茶叶的研究,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茶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和主要思想:
  佛教是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2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生存与发展,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初年,倾听教义的思想开始在我国广为流传;隋唐和盛唐时期,我国已有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作为宣传和传播佛教重要场所,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茶叶栽培、传播与加工制造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佛教的主要思想是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竭力把儒家封建礼教和佛教因果报应沟通起来,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君主”,这是合乎因果报应教义的,同时他还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论”。隋唐时代一些佛教宗派,为调和中国传统思想而创立,其中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贞)调和佛身“四德”(常、乐、我、净);以“五常”(仁、义,礼、智、信)调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不妄言);力图两者相融合,佛家和儒家的调和趋势越来越强烈。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和中国传统思想。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 饮茶对佛事活动和寺院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茶与僧人生活的关系很密切,有明确文字记载可上溯到晋代。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说:“跣定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其中就有此意。中唐时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饮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诗中写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时因社会动荡造成大量游民僧人流入寺院。无寺可居的游民就成了游僧。至禅宗三祖僧璨早先在对道信传法时讲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偌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的思想,这说明再肥硕的地,无人耕种也是没有收获。禅宗四祖道信时,在僧人中开始实行“作”、“坐”并重,这是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创举。当时道信在黄梅双峰山聚集五百多名禅众定居,垦荒耕种,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劳动来解决吃饭问题。
  坐禅,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要求独自一人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九十天为一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有清心修行的茶成为僧人必不可少的饮料。因此,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名茶、饮茶等活动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佛事之中,成为主要的佛事活动之一。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很多僧人所认可。唐代《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3
  当时,茶在寺院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如:寺院中有专人从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者称为“茶头”;寺院中还专门设立了“施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中的茶分为:“奠茶”,供奉佛祖所用的茶;“戒腊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缀饮的茶;“普茶”,全寺僧人共同品饮的茶;“茶汤会”,专以茶汤开筵的茶称之。僧人早起先饮茶后佛事,每天需在佛前供茶、点茶、点汤,这些均纳入佛教的仪规。每逢佛教的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锡仗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到了宋代,仪茶敬佛已发展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表演。宋代的“斗茶”也十分时兴,“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过品饮、鉴评决出茶叶质量的高低,故又称“茗战”,为决出进贡朝廷的上品茶,斗茶风遍及各地。
  寺院在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由于佛教寺院的增加,寺院经济的发展,加上僧人的“坐禅”和生活习惯的需要,茶叶与佛教就必然的联在了一起。
  三、 佛教文化对茶叶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古以来僧人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众僧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院多有自己的茶园,寺院成为当时最有条件研究茶叶科学场所,对茶叶的栽培、制作、饮用、科学研究和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佛教推崇饮茶,所以在我国历史上精于茶事、通晓煮茶的高僧不乏其例。唐代名僧皎然,人称“诗僧”,是陆羽的至交好友,他爱茶、恋茶、崇茶、平生与茶结伴,一生作有许多茶诗。“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是他的名句。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精于煮水烹茶之道,被后人授予“汤神”称号。宋代的南屏谦师,深通茶事,自称对点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茶圣”陆羽,也是寺院出身,虽非僧人,但成年后行迹时常出没寺院,为与许多僧人保持著真挚的友谊。佛教文化对茶叶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1、佛教的发展促进了茶叶栽培技术的提高。
  茶叶的栽培和生长,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如土壤、肥料、雨水、日照、温度等。而我国佛教的发展,其中心是寺院,佛教的寺院大都多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气候、特别是土壤肥力、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加之僧人们的精心管理和培育,茶树生长健壮,内含有效成份较多,经佛家僧人精心加工后茶叶品质优良。唐朝,在南方的许多寺院曾出现了寺前、院中、庙后、墙外种茶的情景,无僧不茶的嗜茶习惯已风靡佛教。由于有专门从事茶作劳动的僧侣,茶叶栽培和管理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刘禹锡《山西兰若试茶歌》所吟:“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需炒成满屋香,便酌砌下金沙水。”词句就是表现种茶僧人劳动的场面。4我国正宗的黄山毛峰就是为于风景优美黄山的松谷奄一带;九华毛峰也是生长在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的闽园附近;西湖龙井产在优美的杭州西湖天竺、灵隐二寺,其优良的品质闻名中外。5(续下期)■
  参考资料:
  【1】【2】(陈宗懋《中国茶经》608、607、608页,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3】(于观亭《中华茶人手册》257—258、261页,1998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4】(朱自振《中国茶经》608-609页,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5】(姚在藩《茶叶加工》86页1984年中国商业出版社)

 
 
 
前五篇文章

论佛教文化对我国茶叶发展的作用(下)

唐代写经生及其书法

白河古迹寺院何处寻

河南石刻造像艺术

呂澄論玄奘大師在佛學史上的地位

 

后五篇文章

浴佛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

浴佛的历史沿革、意义以及各国浴佛现况

在两个世界里穿梭的一场“野蛮游戏”

智慧之道,尽在人心——评陈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学

郑和对南洋宗教的影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