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新开妙峰山德云寺常住碑记碑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新开妙峰山德云寺常住碑记碑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矣,龙矣,不灵何待(2)。此彻公开创妙峰山,而寺德云也(3)。在昔善财,(4)自文殊师利(5)所至妙峰山,欲见德云比丘(6)经七日不见。盖时节因缘(7)不思议境乃尔。

  丙寅中秋,彻公赴鹿在先斋供(8),其父老指前山曰:是常有云气覆;时复闻音乐声,早祷辄应。以其去人家绝远,故人不得而踪迹焉。彻公乃蹑级扳藤,溯流而上。时雨后,青山岭云如练,布满岩谷,如琉璃界。峰头一老衲(9)。迤逦(10)而下,乃相与(11)追呼,愈步愈远,已而竟不见。一时大众骇愕,共诧异曰:仙耶!佛耶!龙耶!不可思议如此。彻公遂发心,为诛茅结庵之计;诸檀越(12)愿以身命从事矣。远搜旁晚,见奇峰插云,诸峦如秀,灵泉下注,莲华峰,钵仗岭,龙凤狮象,错出环拱。

  彻公方磬礴虎窦,而四方强负者(13),争来送供,愿布施矣。东,定远,黑井;北,大姚,白井。如鹿在先、赵奇珍、李加祯辈,布地置田有差。当是时,不阶尺寸(14),而殿宇,楼阁,廊房、斋室,巍然一最道场矣(15)。南望烟萝,北睇蜻蛉,灏气郁勃,登者易虑耸观得未曾有(16)。殿奉三世如来,文殊、普贤,标以华严法会(17),即海云比丘说法于上,彻公白槌于下,庶几妙峰山色俨然(18)。

  彻公方拥折脚铛(19),采蕨煨芋,时余有北上之游,遂拉上,泛洞庭,走天童(20),印契心宗,复于金陵(21),请龙藏安置所中,开场选佛(22)。

  余既随喜其胜(23),再三赞叹,吁,此正德云比丘,七日不得见,而今一旦(24)示现者,安可无记,以告将来,大明崇祯五年壬申。

  注释

  (1)本文山自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姚安县志》。作者陶埏,字紫阆,号不退,又号稚圭。明万历庚戌(公元1610年)进土,曾任福建司员外郎,辽东、武昌兵备道等职。妙峰山德云寺,始建于天启六年丙寅(公元1626年)。常住,僧道的寺院,什物、树木、田园、什畜、粮食等统称常住物,简称常住。

  (2)待,凭借,依靠。

  (3)彻公,祥云县海梢人,俗姓杜,后改姓周名理,初号彻融。因与进士陶埏讲《中庸》,加深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就改号为彻庸。生于明朝万历十九年,九岁丧父,十二岁人鸡足山大觉寺,深究佛理,为大姚县妙峰山德云寺的创始人。

  (4)善财,释迦牟尼弟子名,这里借指佛教信徒。

  (5)文殊师利,即文殊菩萨,与普贤常侍于佛之左右,也泛作对僧人的尊称。文殊师利,梵语、汉语义为妙德,妙吉祥。

  (6)比丘,梵语,义为乞者,佛教指出家修行的男僧。

  (7)因缘,佛教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

  (8)斋供,供奉神佛用的食品,本文用如动词,化缘之义。

  (9)老衲,僧服叫衲衣,故称老僧为老衲。

  (10迤逦,曲折连绵。

  (11)相与,共同。

  (12)檀越,施主。寺院僧人对施舍财物给僧团者的尊称。

  (13)礴,盘礴,屈膝张足而坐,窦,洞穴,虎窦,老虎窝,借指野兽出没之地;强,富有;负,亏欠。

  (14)阶,凭借,尺寸,这里指时间长短。不阶尺寸,形容寺院建设极快。

  (15)最,极;道场,佛寺。

  (16)烟萝,即烟萝山,俗称姚安东山;睇(山),看;灏通“浩”,灏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郁勃,茂盛。虑,无虑,大概,大略。

  (17)华严法会,华严、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依《华严经》立宗,故名;法会,佛教指说法和举行供佛及布施等宗教仪式的集会。

  (18)庶几,差不多;俨然,庄重的样子。

  (19)方,刚,才;拥,围集,壅塞;折,封土为祭处;脚,物体的最下端,这里借指基础,铛,底平而浅的铁锅。

  (20)天童,寺名,全名为天童山景德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的天童山上。

  (21)印,彼此符合;契,相合,符合;心宗,即禅宗,禅宗的南宗派的教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号为顿,又名心宗。

  (22)金陵,山名,今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亦名钟山,金陵山。

  (23)龙藏,佛经,相传大乘经典藏在龙宫,故称。选佛,佛教开堂设戒叫选佛,其场地叫选佛场。

  (24)随喜,佛家认为行善布施可生喜心,随人为善称随喜,后来谓游览佛寺也称随喜,胜,胜景。

  (25)一旦,忽然,猛然。

 
 
 
前五篇文章

新开妙峰山德云寺常住碑记碑译

以艺弘法乐人天——记国画家释印严和他的书画艺术

当学术遇到信仰——“信仰与学术”禅茶活动纪要(下)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讲授提纲

试论敦煌石窟艺术临摹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

 

后五篇文章

心灵的行途

释印严之佛心与绘事文心

凤山寺的变迁

德云寺发展意见

试论马鸣寺碑的书法历史地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