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

  中共晋江县委会 陈文敬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在泉州考察期间,于2月16日下午考察了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当考察队成员迪安博士看到庵内那尊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摩尼光佛雕像时,激动地向中外学者、记者宣布:“这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最大成就。”他说:草庵是摩尼教非常重要的一个遗址,其他地方虽也发现过摩尼教遗址,但不能与草庵相比拟,这尊摩尼光佛像造型独特,在世界亦属仅见。这次发现,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意义。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创立的宗教。摩尼(约216一约276)约二十五或三十岁时创立此教。他吸取琐罗亚斯德教①、基督教、佛教以及诺斯替教②派的一些思想而形成自己的教义。摩尼自称他是上帝选派的最后一名“先知”。主张善恶二元论,称宇宙间有善神(又名光明之神)和恶神(又名黑暗之神),光明与黑暗为善与恶的本源,光明王国与黑暗王国相对立。善人死后可获幸福,而恶人则须堕地狱。以后摩尼旅行于东方各地,传说曾到过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公元242年回国,受到萨珊王朝沙波尔一世(241~272在位)的礼遇,并在沙波尔一世庇护下传教,建立教团。但因其信仰和活动威胁萨珊王朝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和贵族的统治,在巴拉姆一世(273~293在位)执政时宣布为“异端”,摩尼教徒受到残酷迫害,本人也被处死。摩尼死后,此教迅速传至北非、南欧与亚洲的一些其他国家,部分教义曾被西方基督教的异端教派吸取并改制使用。公元七世纪末传入中国,也叫明教、末尼教、明尊教。公元九世纪初,唐王朝敕令在洛阳、太原兴建摩尼寺。后被严禁,但仍在民间秘密流传,并曾被一些农民起义军用作组织队伍的工具,其中最著者为公元920年五代后梁的母乙起义和1120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摩尼教残经曾在敦煌发现,已刊于《敦煌石室遗书》中。

  草庵,位于晋江县城西南六公里的罗山乡苏内村北华表山麓,建于宋末。庵依崖而筑,初为草构,故名草庵。后改为石构仿木硬山顶建筑而旧名不变。据明人何乔远的《闽书》记载:“华表山,与灵源相连,两峰角立如华表。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时物也,祀摩尼佛。……其教曰明,衣尚白,朝拜日,夕拜月……行于大食③的拂菻④、火罗、波斯诸国……其法属上首慕阇。慕阇当唐高宗朝(650~655)行教中国。至武则天时(680~687)……则天悦其说,留使课经。开元中(713~741)作大云光明寺奉之……会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今福清),授侣三山(今福州),游方泉郡。”《晋江县志》亦载:“华表山,在五都,距城南(指泉州)四十里,双峰角立如华表然,麓有草庵,元时建,祀摩尼佛。庵后有万石峰、有玉泉、有‘云梯百级’诸题刻。”以上文献均记载草庵为元时建,祀摩尼佛。草庵堂壁右左上角均有铭文。右铭云:“谢店市信士陈真泽,善舍本师圣像,祈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戍月□日记”;左铭字多模糊,记云:“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院,祈荐先君正卿妣三十三宴,妣郭氏五六,大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妣月□世生界者”。从这两方铭文看,可以确定,草庵曾有晋江、莆田两地人在此雕造圣像或进行扩建的。圣像和石室都是元代的文物。

  为什么说草庵始建于宋末?这可以从以下事实中找到根据。近代名僧弘一法师撰、书的《重兴草庵碑》曾记:“草庵肇兴,盖在宋代,逮及明初,轮奂尽美”。弘一法师认为草庵肇兴于宋代当有所本。晋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在草庵发掘出一批“明教会”瓷器可以证实弘一法师的论断是正确的。1979年在草庵寺前二十米处发掘出一块有“明教会”字样的黑釉碗和六十多块碗的残片,其中十三块有“明”“教”“会”字,不甚完整,与那块完整有“明教会”碗的字体相同。对草庵发现的“明教会”黑釉碗的产地和烧制的年代问题,晋江县文管会黄世春等同志曾进行过查找。1982年在磁灶大树威云窑址瓷层底水沟边发现一块有“明”字的黑釉碗残片。1983年又在同一窑址山顶厝边发现一块有“明”字的黑釉碗残片。磁灶大树威窑为宋代窑址。草庵“明教会”黑釉碗与磁灶大树威宋窑址黑釉碗残片的“明”字字体、字模一样。因此可以断定草庵“明教会”黑釉碗系宋代磁灶大树威窑所制的产品。(见黄世春《福建摩尼教兴盛年代初探》)草庵磁灶窑“明教会”黑釉碗系宋代摩尼教徒的食具,它的发现说明草庵是宋代明教会活动的据点。他们势力甚大,人数众多,公开活动,因此到瓷窑统一烧制食具。当时创建庙宇进行宗教活动是可信的,不过当时是草构的,到元朝至元五年(1345)改为石构并雕刻了摩尼光佛。泉州自北宋元佑二年(1087)在州城置市舶司,僻为商港,外来宗教在此活动频繁,北宋礼待摩尼教徒,与他教相等。迨至南宋,摩尼教在泉州更有势力。当时摩尼教自称为“明教会”。爱国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记:“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会,也有士人、宗子辈,众中自言今日赴明教斋”。洪迈的《容斋随笔》亦记:“吃菜事魔,三山尤炽,为首者紫帽宽衿,妇人黑冠白服,称为“明教会”。这些记载都与草庵宋代“明教会”黑釉碗的发现相符合。

  晋江草庵现存寺庙规模不大,系石构建筑,为单檐歇山式,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庵旁为僧房,东为两层楼阁;西为平屋,均系后来新建。庵前有石亭。正中有一横楣,镌“草庵”二字。庵内正面有一堵天然石壁。依崖镌一圆龛,龛内雕刻着摩尼光佛坐像,高1.50米,宽0.80米,身穿宽袖僧衣,打结为扣,面相圆润丰满,耳大垂肩,头发披至肩下,腭端有二撮长须,两眼黑白分明,两手叠放,掌心向上,盘坐于莲花座上,形象庄严稳重,神态栩栩如生,背雕毫光四射纹饰。更为奇妙者,即高大的摩尼佛像,为整块白色花岗石雕成,其面部呈草绿色、手部却呈粉红色,一块浑然完整的岩石雕像,其面、手、身竟有三种天然迥异之色泽,洵为丽构。此尊摩尼,雕工精巧,形神隽美。世界摩尼教研究会曾以此像作为会徽。草庵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闽书》记载,庵旁摩崖石上有“劝念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正统乙丑年九月”的刻文。这与摩尼教的经典《宁万经》所云“若电那勿具善法者,清净光明 大力智慧 皆备在身 即是新人 功德具足”之意相同,可知,刻文源出《宁万经》,正统乙丑年系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刻有为明代所镌无疑。所刻清净光明以下十六字其含意据研究,是表达察宛(光明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波斯语称为“察宛”,意为永恒。汉文摩尼经则称为明父或大明尊)和光明、威力、智慧四位一体的意思。摩崖石刻可以说明直至明代,这里摩尼教的势力还相当大,他们刊刻摩尼教经典词句,意在宣传摩尼教的教义,传播其宗教思想。草庵周围,风景绝佳。庵前,千年古桧,苍郁挺拔,庵后,青松如盖,掩映于庵顶,庵内有石刻楹联:“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内天光云影四时春”。丽景佳句,为八百多年前的摩尼教遗址添色不少。

  摩尼教在我国宗教活动史上,曾经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而今已成历史陈迹。此次“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人员对晋江草庵遗址十分珍视的评价,无疑给我们进一步研究摩尼教在我国、我省的传播和活动的历史,提供了新的意义。

  注释:

  ①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流行于伊朗和中亚细亚的一种宗教。以拜火为主要仪式,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唐代曾建寺于长安,名为袄教、火教。

  ②诺斯替教是公元一至三世纪流行于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一种教派。认为物质和肉体都是罪恶,只有领悟真知(诺斯)才能得救。其后部份教义为摩尼教所吸收。

  ③唐代以后,称阿刺伯帝国为大食国。大食为波斯文Tazi的音译。

  ④拂菻,古国名。隋唐时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

  《福建史志》

 
 
 
前五篇文章

海峡两岸的龙山寺

福州毗卢大藏经的雕印

福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概览

德化四大古刹

大足石刻宝库中的闽人遗迹

 

后五篇文章

漫说南少林天地会活动史迹

闽籍藏书家与黄檗山万福寺

闽南名刹南普陀寺

宁化石壁客家的民间信仰

南朝石刻艺术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