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十大碍行第十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什集

法宣法师白话译

十大碍行第十七

详究所谓一心平等之法,其体性从来不曾亏缺减少。一切的众生虽然缠绵于业识之中,无不皆能有出于尘劳之心志。才正想要探究佛道,而邪魔之境界却先彰显。只要稍有一事亏于心地,万般善事便完全消失。成功的事情很小,失败却很广大,能够成就佛道的终究是稀有。更何况是五欲六尘交相倾夺,死生流转不断迁变,种种的众生皆是彼此相仿相效,即使是在不同的处境也是如此。

如此便使得我如来在三大阿僧只劫之中,舍弃无数的头目髓脑、国城妻子,以及自己的身肉手足。持戒忍辱精进修行,承事无量的善知识,不惜自己的色身性命,修行一切道品所得到的圆满法门。因为我们种种的障碍,而退失了菩提心,一旦使如来之法门在我们面前而消灭,如是岂不令人痛苦伤心吗?

我如今既然是释迦牟尼佛之佛子,不以努力精进而争取,坐令法界的众生群有,永远失去智慧眼目,其痛苦是更甚于以刀割切自身之肉也。是故我今依照经典之意,创立了十种大障碍之行,名之为‘十不求行’。人们虽然不会故意愿求于障碍,但是于此世间,或是有种种不得已之事,有一切的障碍现前之时。使令我之身心事先居于障碍之中,而使众多邪魔、诸恶障碍之境界,不能侵挠我,不能障碍我。就譬如黄金和烈火同于一炉,烈火虽然侵逼黄金,而黄金必定成就器用。其十种大障碍之行,如今当说:

第一,思惟色身不求无有病苦。第二,处于世间不求无有困难。第三,探究自心不求无有障碍。第四,建立修行不求无有魔事。第五,图谋事务不求一切容易。第六,与人交情不求其能利益我。第七,对于他人不求顺应适合我之心意。第八,施予德惠不求望他回报。第九,见到利益不求沾染分享。第十,被人贬抑不求能够冤曲申明。此十种大障碍之行,摄受了一切的诸大障碍,惟有上根上智之人能够堪任忍受。中下根器之人,不敢对其希求冀望。

若是有得闻此十句之义者,于诸般种种的障碍当中,一一皆能够观照觉察令心觉悟,反省自身体会佛道,坚固执持而不退失。如是则能入于诸魔之境界,而不为群魔退转其修行之心。依循于诸般的声色之中,而不为音声美色迷惑挠乱其心志。乃至于在憎恨、贪爱利养名闻之境界之中,在人我是非、得失利害之场合,我的自心先居于障碍之中,那么彼种种的障碍之事,岂能够成为我之障碍呢?障碍如果不成为障碍,则其佛道的修行尚且可以直接前进,更何况是得到了顺利自然而无有障碍之境界,其佛道修行岂不能够进步呢?

譬如在高峻山崖之树木,虽然久经干旱而如同火焚,尚且不改变其挺拔秀丽之颜色。更何况是在大雨水泽滂沱充霈之时,而更加上充满温暖之气的三春时令,岂不是更加欣欣向荣、茂盛坚实而生长呢?又如同身根残缺之人,其运行动用虽然艰难不便,而于求取饮食生活之计,有其无法胜任之工巧。可是如果将其求得世间生活之心计,转移而向于追求佛道,岂会因为身体的障碍而不能修行佛道呢。

应当了知,此种种的障碍,即是一切众生的大善知识。也是一切众生的最佳庇佑、最好的福田,可以帮助了脱生死的轮回,可以超越凡情而入于圣境。乃是诸世间所有的种种美味,最上衣服,金刚钻石明珠宝玉,乃至所有一切的众多珍宝所不能及的。以此之故,若不是以障碍之处当成是通达之道,则于非障碍之境界,反而变成是障碍了。

何以故呢?色身如果没有病苦,则贪爱欲望之心乃会生起。世间如果没有艰难困境,则骄慢奢华之态必定会生起。探究心性如果没有障碍,则所学之佛法必定不踏实而跳跃自我之等级。修行如果没有邪魔之事,则广大的誓愿便不会坚固。种种事情如果容易成就,则心中便容易存有轻蔑我慢之念。与人交情若是都想寻求要利益我,则往往会令我亏失道德仁义。他人如果顺从配合我,则内心必定自满骄矜。施予他人德惠如果期望回报,则意念便会有不轨之企图。见到利益好处如果想要沾染分享,则愚痴之心必定倾动生起。受人贬抑之冤曲如果想要申张说明,则人我是非之心即未能忘却消除。

以如是的义理之故,则知道十种无障碍之道,反而能够生起种种的过失,以及成就如是一切不吉祥之事,并且成为障道之因缘。何以如此呢?贪爱欲望之心生起,则必定破坏戒律退失佛道。骄慢奢华之态势生起,必定欺侮压迫一切的众生。学习佛法若是跳跃躐等,则必定未得自谓已得。誓愿如果不能坚固,则必定尚未亲证而自谓已证。心志如果轻蔑我慢,则必定称赞自我有大德能。亏损道德仁义,则必定常常见到他人之过非。内心自我满足骄矜,则必定执着自我之行为见解为是。心中意念有所图谋,则必定使虚浮的名声欲其张扬。愚痴之心如果妄动,则必定受到不法的利益而毁害到自己。心中存有人我是非之心,则人我彼此的怨恨必定滋长生起。

如是十种广大的过失,乃是从凡夫的妄想所生,皆名之为邪见。由此展转生起无量无边之恶法,遍满于虚空世界之中。必定令其造恶之众生,堕入于地狱之内。岂可以于顺境之事,不生起敬重谨慎之心呢?

若是能够深深体会此种种的障碍之境界,正确认识病苦之因缘,了知病苦的体性乃是空寂,那么病苦便不能烦恼我心。了知所谓困难的境界,体会困难之境界本来虚妄,那么困难之境界又有何伤害呢?悟解障碍之事并无有根源,那么障碍自然便寂灭,遮障之事便不会造成阻碍。通达邪魔之境界本是虚妄而有,探究所谓的魔境并无根源,那么所谓的魔境又何能娆乱呢?思量了知一切的事务皆是从心而生,其成就与否乃是随业力而定,因此事务之成就并不完全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能力。

体察一切的人情是有其原因,于人情之中是难以勉强的,因此人情乃能任运随缘。悟知人们乃是处于世间,观察众人乃是虚妄而为,人们之不同只是酬偿的业报而已。明了施予德惠并没有真实的体性,观照德惠并不是恒常,功德也不是真实而有。了解世间的利益本来空寂,如果贪爱欲求利益则生起烦恼,因此利益不可任意妄求。受到贬抑之时能够忍受,忍受贬抑即是谦让,那么贬抑之委曲又何能伤害于我呢?

是故释迦大圣教化世间众人时,教导我们应当以病苦之缘为良药。以困顿患难为解脱。以种种的障碍为逍遥。以邪恶的群魔为学法之伴侣。以事情困难为安乐。以弊恶的交情为资粮。以忤逆之人为游乐之园林。以布施之功德为破弃的鞋履。以稀少的利益为富贵。以承受贬抑为修行的法门。如是则居于障碍却反而通达,求于通达顺利反而却成为障碍。因此于此种种的障碍之境界,皆转变而成为殊胜微妙之境界。是故究竟到底是有所得或是有所失,自然便不能确定而知了。人们怎么可以在种种的境界之中,强加生起取舍分别之心呢。

是以释迦牟尼佛于种种的障碍境界之中,而得到无上菩提之道。至于像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为了半句偈颂之时,而遇到食人之罗刹。作忍辱仙人之世时,遇到了残暴的歌利王。遇到瓦砾石头来攻击之增上慢比丘。以木盂放在衣中假装怀孕,而来作大毁谤之恶心嬖女。以及央掘摩罗外道之辈,提婆达多叛逆之徒,皆来作释迦牟尼佛修行的种种逆境。然而佛陀悉皆给予其授记,施予教化而令其成佛。如此岂不是以彼之逆境而为我之顺缘,以彼人之毁坏而为我之成功啊!

更何况是如今时世仁义浇薄、世间浊恶,众人与众事皆异寻常之理。对于学习佛道之人,岂无种种的障碍境界,于今若不事先居于障碍之境,则种种障碍来临之时,便没有办法排遣消除。使得释迦牟尼佛法王的佛法大宝,因此而失去,可不令人感到可惜吗。愚痴的我于是依照经典之义,简略地叙述我所了知的,愿诸见闻者勿要嫌弃。倘使因为听闻此义理之故,于种种障碍现前之时,反而能够勇猛而精进于佛道,那么可以说是悟得了此意旨啊!

 
 
 
前五篇文章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罗显众义第十八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示念佛灭罪义门第二十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略示列祖行门第二十一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正示回向普劝往生第二十二

 

后五篇文章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扬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三昧仪式第十五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别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正行第十三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第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