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15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十二面倒数第二行,我们从第二句看起:「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时间到了没有能够细说,这一小段经文很重要。菩萨了知,了是明了,知是知道,这在佛法里面也算是开悟了。不过悟有解悟、有证悟,解悟能达到这个境界,所谓深入经藏,长时薰修。这里面也有两种状况都能够得利益,一种是广为涉猎,博学多闻。现代这个时代,这种状况的人很多,大乘佛教八个宗派普遍涉猎,可是要时间,也要有好老师指导。他对於诸佛如来的境界能够了知,这是属於解悟,自己不能得到像法身菩萨那样的受用。第二种方式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的人他在一部经、一个法门修学的时间很长,那肯定他能得三昧,得三昧就能伏烦恼,他就得自在,就开智慧。三昧的功夫深了,豁然之间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他是证悟,跟解悟的境界完全不相同,他确实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得真实受用。这两种都能了知,了知什么?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今天科学家讲量子力学,与这一句经文很相应。 量子是什么?极其微细的一个光点。这个光点从哪里来的?从振动来的,它不是静的,它是动态的。好像闪光一样,一闪一闪的,闪光,它的速度非常快,一个闪光就是一个量子的现相,这个东西很像大乘经里面所讲的念头,极其微细的念头。佛在《仁王经》上告诉我们,一弹指有六十刹那,这一弹指的六十分之ㄧ叫一刹那,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换句话讲,量子,所看到光点的闪光,一刹那有九百次的闪光。这个闪光里面它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不迷的时候,这个精神现象是见闻觉知,迷了的时候叫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就是见闻觉知,迷悟不相同。见闻觉知里面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连起心动念都没有,它是自性本具的,它没有生灭。迷了以后,这个现象叫阿赖耶、叫妄心,有生灭,生灭的时间很短,科学家发现了。我们读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那说得更微细。弥勒菩萨说一弹指,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他没有讲刹那、没有讲生灭。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还不够多,没有弥勒菩萨讲得多。弥勒菩萨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也就是我们计算出来是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所看到的光点,每个光点都是独立的,闪光灭了再闪光。科学家想的也很有道理,前面这个光点闪光灭了之后,下面这个光点接着又来了,又闪光,当中一定有空隙,再微细当中还是有空隙,不可能没有空隙的。就像电影的胶卷一样,在放映机里面放的时候也是镜头开关,开就是生,关就是灭,每一张开关与下一张肯定当中有间隔的,不过它间隔距离太短,我们肉眼还来不及分辨,它已经消失了,肯定是有。所以统统是心现识变。 诸佛如来、一切万法,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心现识变。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所以菩萨就得随顺忍。忍是什么?忍是定,忍是三昧,忍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万法,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放在面前,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且又了了分明。像什么?像我们看电视一样,我们电视的画面是不是刹那生灭?在量子力学里头讲,就是极其微细的光点刹那生灭组成的这个现象。要用量子,我们说它科学也可以,量子科学这个眼光来看电视,那它就是一粒一粒闪光的一种连续相,连续不能叫相续,相续是前面跟后面完全相同,它这是每个光点都不相同,所以它是连续的相,不是相续的相。这个连续相实际上是空无所有,它生灭太快,忽生忽灭,生灭它没有停下来,是这么一个现象。所以在这个现象里面,正如同世尊在《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诸佛如来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叫随顺忍。他在一切法,就是一切现象里头,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随顺忍,这是证悟的人,我们所说的法身菩萨,他在一切现象里面是这样的态度,绝对正确。不是他没有看清楚,不是没有听清楚,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叫如来,这个人就是如来,他生智慧不生烦恼。 不起心、不动念,生什么智慧?根本智,《般若经》上说的「般若无知」,那是根本智,他不起心不动念,那是根本智。起作用是有人来请教他,向他请教,他给别人讲解,那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他在十法界应化,跟这些凡夫面对面的时候他是无所不知,不跟这些凡夫面对面的时候他是无知。无知跟无所不知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深。无知是什么?无知是隐,无所不知是显,隐显不同。众生面对面那是缘,没有缘的时候他隐而不显;遇到缘的时候,他就从隐显露出来,显露出来无所不知。为什么?一切法没有一法是离开自性的,所以见性之人他就契入这个境界。学佛的终极目标没有别的,就是教你明心见性。诸佛如来没有丝毫嫉妒心,没有丝毫障碍你的心,都是希望你赶快回归自性。我们大家所证得的完全相同,在古佛的证分上没有一丝毫增加,在初证入境界的人,它也没有一分缺少,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得随顺忍。我们虽然没有证得,我们今天从佛菩萨圣教里面听明白、听懂了,那就应当学佛菩萨,在一切境界当中我们能够随顺。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为什么要恒顺、为什么要随喜?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这个随顺是自然的,佛家的术语讲「法尔如是」,法本来就是这样的。自在随缘,自在从随缘当中看到,随缘从自在当中看到;换句话说,不能随缘的,他怎么也不自在,他烦恼缠缚他,真正自在的人一定随缘。从这些地方可以能观察他悟入境界浅深差别,能看到他修证的功夫。 另外一种,或入初地,舍身到极乐世界去了,去亲近阿弥陀佛,这特别的缘分。即使是菩萨,认识净宗法门还是要靠缘分,没有缘分确实许许多多菩萨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没缘。要有人跟他提起,他学得比我们快,为什么?他有定功。在禅定里面没有空间跟时间的维次,所以只要一有人提醒,他立刻就见到极乐世界。虽然十方诸佛大力的弘扬净土,依然有许多菩萨不相信。当然这些不相信的菩萨,初地以前的,纵然是分别执着断了,分别执着的习气还在;入了初地,习气就断了,见到阿弥陀佛,见到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是最适合修行证果的所在。到那里去不是为别的,为修行证果,为契入诸佛境界,为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去,在那边修行成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也行,也能入这个境界,虽然同样是开悟,开悟里头境界还是不一样,大致相同,细说还是有差别。这就是《华严经》上四十一个阶级,前面十信位不算,从初住算起。把这些阶级消除,回归到究竟大圆满,在极乐世界所用的时间不长,在诸佛国土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在极乐世界是大幅度的缩短,所以说那是个修学的好处所,他们去了。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学习,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下面老居士引用《弥陀疏钞》,莲池大师的,《疏钞》里说:「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念佛法门说是菩萨之父,这是比喻,比喻什么?比喻你能够证得法身;实在是说,法身是本有的,法身不生不灭,法身就是净宗法门里面所说的常寂光,真如本性。本性我们迷了,虽有,实在讲它从来也没有离开我们,我们就是不认识它。法身,法身是一切法的法性,法身虽然从相上讲的,性相是一不是二。什么是性?相就是性。什么是相?性就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这是你真见到了,真搞清楚了。生灭的是相,不生不灭的是性,生灭跟不生灭和合在一起,分不开,所以生灭永远不会间断。什么原因?性不生不灭,它怎么会间断。只要离相,这个离是不要执着相,不要去分别,在相上不要起心动念,这叫离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只要是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一切万法无不是自性。这个时候心现识变这种境界你完全看到了。《疏钞》用念佛这个法门,用这个法门恢复自性,因为你本来是佛,现在又念佛,本来是佛是因,现在念佛是缘,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这个果报就是你入佛境界。所以把念佛比喻作父母,能生育法身,这是用比喻上说的。 底下说,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菩萨修行修到最高的阶段,像我们念书一样,念研究所、念的是博士班,在这个阶段修什么?全修的是念佛法门。始是初地,终是十地,自始至终不离念佛。我们再看善财五十三参,十地始终不离念佛就是讲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吉祥云比丘,我们在《四十华严》去看,吉祥云比丘是什么地位?圆教他是初住,别教他是初地。他修的念佛法门,他修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十地是法云地,在《华严经》里面讲得更高,讲到等觉,比十地还高一层。第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终!吉祥云比丘是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假。当中虽然经历五十一个位次,广学多闻,目的何在?目的是开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他去参访,到处参学,到处观摩、考察、学习,无所不知,做出来给我们看。无知跟无所不知同时同处在落实,这个妙!为什么能同时同处?因为相有性空,有是幻有,空是真空,它没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这个境界在哪里?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迷了。怎么迷了?你有自私自利,你有我见、有我执、有法执、有分别、有妄想,当下就是!可惜你见不到。大彻大悟之后,人家一问你,还是老样子,一点没改变,没悟的时候是这样,悟了之后还是这样。没悟的时候,禅宗有个公案,就是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没有开悟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修行过程里面,功夫进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彻大悟以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修学三个阶段,说明没悟之前,迷而不觉;修学过程当中觉而不迷,但是没有圆,都偏在一边;真正觉悟了,觉迷不二,迷悟是一,一桩事情。觉悟的人了解事实真相,迷惑的人他不知道,也过了这一辈子。觉也不是难事,只要肯放下一点,你智慧就透一点。没有证得圆觉,还是会造业,为什么?习气,烦恼习气它还是起作用,所以他还会造业。虽造业,虽受果报,比别人觉悟得快,纵然是受果报,一觉悟,他就能够转变。只要转迷为悟,在现实环境里,那你就是转苦为乐,我们今天讲,他就能化解灾难。如果是迷,那你就得接受灾难;觉悟了之后,他能化解灾难;彻底觉悟了,灾难就没有了。这境界不相同!所以无比殊胜的方法是念佛,这是讲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哪个法门第一?念佛,而且告诉你「持名念佛」,第一当中的第一。你不深入不了解,深入之后才明白这个法门无比殊胜。 那我们也学了,学了这么多年没什么效果,这是什么原因?你不会念。为什么别人有效果,你没有效果?昨天晚上有个同学给我看一片光碟,刘素云讲的,她讲这个光碟的时候是六十二岁,她今年六十六,四年前讲的。她到外面到处给人宣扬净土法门,说明自己修学的心得,说明她会念。她跟大家报告,她一生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她就相信她决定会生净土,她没有二念。她什么都不想,千经万论无量法门她无动於衷,她知足常乐。我得到的够了,其他我不要了,没有贪心。所以学佛时间不长,功夫不深,经论知道很少,可是给人讲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能够给你连续讲七、八个小时。那是什么?会念!我们今天怎么?我们今天不会,心没专,意不坚决,信心模糊不清楚。人家真是真信切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走的这个路子。时间不长,你看她说得头头是道,她行的功夫踏实,这是一个学佛人,是个好榜样。后面这一句,这是莲池大师的感叹,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你只要一往生,你就证得大圆满。所以,真正能选择这个法门,死心塌地,他不是上上根,谁是上上根!这就是在这一大段里面,古大德说的这三种,这三大类,末后这一类,「专接上根,傍及中下」,就这个意思。专接上根,什么是上上根?能信、能解、能愿、能行,信解愿行他统统能做到,这个人就是上根人。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学佛也离不开因果,因心果觉。可是这个法门很特殊,弥陀名号是果觉,我们用果觉当作因心,这个法门殊胜奇特,无与伦比。换句话说,这个法门是从果上开始修的,一下手就与果觉相应。所以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究竟是圆圆满满,丝毫没有欠缺,只有佛知道。这个佛不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是证得究竟圆满法身的佛,他们彻底知道明了。在《华严经》上讲,至少是八地以上能究竟其体用。由此可知,没有出十法界见不到。「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浅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海水浴之乐」。这个比喻好,他用海水浴来做比喻,持名念佛这一法真的深广如海,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沐其中者,下根人在哪里游泳?在海边沙滩上,水不深,但是那也是海水浴。这比喻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比喻作深海,凡圣同居土这是海岸,海边上,同一个大海。你能得到诸佛如来果地境界之乐,这就是你到达极乐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是不是自己证得的?不是的,那距离自己境界差得远之远矣。自己一品烦恼没断,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能够享受到阿惟越致菩萨那样的待遇、那样的级别,享那种待遇。这个地方就比喻这桩事情,你无法想像。「若欲深穷其底,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你要把极乐世界弥陀如来的境界,跟弥陀如来那种善巧,接引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到极乐世界去平等成就,这种现象、这个道理,那就要上根利智。上根利智指谁?诸佛如来,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那他们潜水这些人员才能「深入海底」,他知道深海底的状况,没有这个功夫的人他做不到。「故云专接上根,傍及中下」,所以古德有这种看法。 「以上乙丙两说,文异旨同」,这是第二段跟第三段,这第一段不说了,第一段说上上根人,那是四地以上,中上那也都是菩萨们才有分,阿罗汉、辟支佛以上的,凡夫没有分。第二段、第三段那就是讲四土三辈九品,凡夫统统有分,这个极乐世界才殊胜,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找不到!第二段说「本为凡夫,兼为圣人」。第三段讲「专接上根,傍及中下」,这个上根跟前面讲的上根意思不一样,这个上根是刚才讲的真信、真正能理解、真发愿、真干,这种人就是上上根人,他不是菩萨,他是凡夫,他具足这四个条件,修行如理如法,他就能取实报庄严土,这才符合弥陀度生的大愿。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是他迷了;他觉悟了,彻底觉悟,他就成佛。所以乙跟丙这两段文字好像不一样,意思相同。「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现相有差,本体是一」。举庐山来做例子,很好,为什么?中国净宗的发源在庐山,中国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他在东晋时代,就在庐山建了个念佛堂,叫东林念佛堂,这是净土宗的祖庭。庐山我还没去过,古人诗里面有这么赞叹,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有这个意思。「故两说文字虽异,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福慧双圆」。后面这两种说法强调净宗无比的殊胜,说明两土导师,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我们娑婆世界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悲智无量,福慧双圆。悲智、福慧都是加持娑婆世界一切众生。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多次宣讲《无量寿经》,这是悲智。世尊讲一切经,一生只讲一次,没有讲第二次的,唯独《无量寿经》多次。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五种译本对照起来看,里面有很大的差别,那就不是一次讲的,所以判断至少三次以上。可是我们的译本有七种失传,那七种本子里面还有没有很大差异、差别的,那就不知道了。所以现在大家讲的总是三次以上,不会少过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