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2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九十四面第五行: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处成就也。王舍城古有二说,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旧城),一曰寒林城(新城),两说不一」。这是六种成就里面第四处成就,就是佛讲经的处所,佛在哪里讲的。经文上说「在王舍城」,没有说住,说在。中国古时候用字非常谨慎。佛他已经不再执着这个身相,像《金刚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确实证得,这证得法身。法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不能说他住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他的住处,所以只能说他在哪里。好像我们到北京去看皇宫、看紫禁城,那么大,皇上住那里,那么大的地方,皇上在哪里?在哪一个房子,在哪一个庭阁?在过去,皇上不能说住,为什么?他是「四海之内,莫非王土」,这个国家的疆域就是他的住处,他住在这个国家里。现在他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在自己国家里头,不能说住处;如果到外国去,他住中国,清朝是住大清国,这样可以。佛,那你就晓得,佛的法身是遍法界虚空界,在大宇之内,大宇没有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对佛都称在,他在什么地方。 王舍城,佛陀在世,也是一个小国。佛陀出世,中国是周朝,诸位要晓得,那个时候国家没统一,所以周朝,我们在书籍里面读到的「八百诸侯」,一个诸侯大概像现在一个县长,比一个县还要小一点,一个县可能有二、三个国。所以说大国一百里,小国五十里,它的方圆五十里,可以说是像现在的一个乡镇一样,在古时候就是个小国,周朝那个时候有八百多个国家。在印度也是一样,也都是这些小国林立,经上所谓是「十六大国王」,比较大的大概像现在一个县一样,那就很大了,大国。这是历史地理环境,略微了解。在王舍城,王舍城什么地方?耆闍崛山中。王舍城外有五座山,这是五座山当中的一座,那这一说,大家都知道了,佛在这个山中讲了不少经,这后面还有介绍,所以先说这个处。王舍城,有两个王舍城,一个是旧城,一个是新城,我们把这一节读掉就知道。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肯定佛是住旧城,因为新城是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才建的,那当然是住旧城,不是住新城,所以就住上第城。我们看底下的引经,以及古来大德他们的说法,「今据《智度论》中曰:佛涅盘后」,这个很重要,释迦牟尼佛般涅盘后,就是入灭之后,「阿闍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这个小城就是新城,寒林城。由此可知,佛灭度之后,这个城市就不很兴旺,渐渐衰了,人口少了。少了之后,阿闍世王觉得不太方便,就舍去旧城,在附近建一个新城,这个新城比较小,规模比较小,这就是寒林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旧城也」,本是原本,原本的王舍城是旧城。「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这是新城。「此既佛灭后闍王筑之,佛何住后城乎」,佛已经不在世,他怎么会住在后城?当然是在前面,前面是旧城。「今正佛所住处,明知上第城也」,这是旧城,也就是大城。「此说可证,佛说此经是在旧城」。 「《慈恩传》云」,《慈恩传》应该就是《大唐西域记》,《慈恩传》是玄奘大师旅游的时候他所记录下来的。这里头有这么一段话说,「王舍旧城,处摩揭陀国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其城又生好香茅,故举为称」,所以也称为香茅城。「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应是上茅」。上茅就是旧城,宗家就是善导大师,日本人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通常都不叫名,不称名,称宗家。「望西师意,亦谓经中之王舍城,即上茅旧城。此说可信,故不引异说」。其他的古德也有争论的地方,就不必说了,这个我们相信,因为新城是后建的,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才建的,不可能住在新城里面,所以应当是古城。 我们再往下面看,「《法华论》云: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显此法门最胜义」。这就讲到佛家表法的意思,这个意思很重要。我们中国人讲地灵人杰,这个地方有灵气,一定有圣贤住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境随心转」,境是环境。那我们就换过来,人杰地灵,这个地方有圣贤住,这个地方自然就有灵气,为什么?境随着人转。这两种说法都说得通,各有道理。如果这个地方地很灵,一定蕴育出圣贤,大圣大贤,他会生在这个地方;另外一种,大圣大贤居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聚集灵气。所以人杰地灵、地灵人杰,都说得通,它意思不一样。佛并不是在王舍城出生的,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讲了很多经,这个地方就有灵气了。而且这个城在古印度大国的里面,这个城可以说是最兴旺的、最大的一个城市,佛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明这部经是无比的殊胜,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下面讲,「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这是经上常讲的十六大国王,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皈依佛陀,跟佛学习,是世尊在家的护法,他也是在家弟子。这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法华经》在这个地方讲的,《无量寿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在这个地方讲了不少经,佛在这儿住的时间相当长。 下面又说,「又《大宝积经论》云:问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非余城廓?」这个论里是假设问答,为什么《大乘无量寿经》要在王舍城讲?佛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讲?「答曰: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门亦复如是,法王住处。释成此义故,说住王舍城」。事、理、表法,完全相应,此法就是《无量寿经》念佛成佛之法。所以,法王是佛,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是什么?佛的住处,你学了这部经,住在这部经,你就成佛了,表这个意思,所以比喻作王舍。王舍,我们中国人讲皇宫,皇宫谁住的?皇上住的,皇上所住这叫皇宫,叫王舍。此法,这里讲,对此法门亦如是。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说的是什么?诸佛如来之所住处,说的是这个,你能够进入这个法门,你就成佛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住王舍城,你看这个意思多么殊胜。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表法的义趣,不必用言语,你一看、一接触,你就明白了。中国佛教的道场全都是表法,可是现在人不懂,它的建筑,它的形式,甚至它的色彩,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你六根接触到的全都是表法。你要真正懂得,不用说一句话,你到寺院庵堂走一圈,佛法就在其中,你心里面就充满了。这是现代人所说的艺术化的教学,你看佛法在几千年前它已经走向艺术。 这是先把城的表法介绍出来,山也表法,「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净影疏》曰:耆闍山」,耆闍是印度话,梵语,「此翻名灵鹫山也」。我们中国人常讲灵山,灵山一会就是指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它灵鹫山?「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我们中国人讲圣贤,印度人讲灵仙。「亦有鹫居止此山」,这就像老鹰这一类的,也住在这个山上,所以称为鹫。「又此山顶似鹫头,又名鹫头山」。像我们香港,香港大家都知道狮子山,我们从香港看九龙,那山上确实很像一个狮子趴在那个地方,我们叫它做狮子山。这个山也是有个山峰,像老鹰的头,所以称它为鹫头山。「《西域记》志此山曰」,这是玄奘大师他老人家所记的,「北山之阳」,王舍城北面,这个山的北面,「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可见得这个山之美,这是玄奘大师的形容。「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他一生在这个地方住的时间最长,所以在这个地方讲的经很多。 「《智度论》曰:耆山於五山中最胜故」。第一个,「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山很陡,不容易爬上去。「近城故乞食不疲」,世尊当年居住讲学的所在,选择於城市,或者是乡镇,距离要近,为什么?大家都出门去托钵乞食,太远就不方便。大概距离是以三里路为最适中,三里路,这样乞食比较方便。「难上故杂人不来」。所以中国古时候寺院丛林都建筑在高山,也取这个意思。一般人没有事情,他不愿意爬这个山,为什么?上这山的时间大概至少也需要半天,人家半天需要工作,他哪有闲时间去爬这个山?寺院庵堂在当时,那个时候佛没有寺院,佛都住在山林,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没有固定的所在,但是总是在这个山区,而且乞食方便,也不会太远,所以了解他们生活状况。第二,「是耆山福德吉处」,为什么?这个地方「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主故多住」。这些圣贤人都喜欢在这个地方修行,佛也不离开他。这些人,贤人、罗汉、菩萨都常常向佛请教,佛要住得太远,他们也不方便,为了牵就这些人,佛也就多住在这个处所。这是第二个原因,这是所谓福德吉处。第三,「耆闍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这是过去、现在、未来,菩萨成佛都选择这一类的处所,修行、教学、讲经、传法,很适当的一个处所,所以诸佛都喜欢这个地方。 第四,「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这个山清净,适合於养道。佛经上常讲「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寂静处。它也有个标准,古时候像这些地方多半都是以务农为主,务农离不开耕牛,牛叫的声音很大,他们住这个地方,农村里头牛叫听不到,所以就很清净。跟现在的社会完全不相同,现在的社会几乎找不到清净处,高山上还有飞机的杂音。所以从前人真有福报,现在科技发达,人的福报没有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这是说,真的,这个山上神仙多、圣人多,有护法神在这边恭敬供养,所以佛在此地说了很多的大乘经。我们看末后第五,「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这就说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这个山上讲经说法的时间多那个因缘之所在为我们说出来了,这个山跟佛非常有缘分。《法华论》里也讲,「耆闍崛山胜余诸山。佛在於此说,显此法最胜。故本经即在此山说」。这是引经据典,介绍佛说这个经的处所,这都是给我们证信,真的有说法的地方。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是听众。「本品独标比丘众及菩萨众」,这部经夏老会集的时候,把证信分为两品,经文很长,第一品,听众只说比丘众及菩萨众,人数不多。第二品,「第二品末广标余三众弟子,及诸天众」,经文引用在此地,「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这是在家居士;「清信女」,在家女居士,有五百人;有「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经末又有这么一段文,「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我们从这些记录就知道这个法会太殊胜,连三界的天人都来参与。「可见说经时,会中有诸大菩萨、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诸天梵众」,就是大梵天,「天龙八部」,统统都来听法,「咸来听法,此乃六成就中之众成就」,就是这个法会你看有哪些人参加。「会中,有菩萨、声闻、诸天人等」,与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上,「四众弟子二万人同闻,非是阿难独闻,是可证信」,不是阿难一个人听的。当时我们肉眼凡夫能看到的是我们一般人,我们一般的人众就有两万多人,这法会殊胜。 下面再给我们细说,来解释,先说什么叫比丘。「与大比丘」,「与者,共同之义」,很多这些大比丘参加这个法会,「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都在这个大会当中。「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名词来翻它,所以就音译再加以注解、加以解释。它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乞士」,乞是乞讨,我们中国人叫乞丐,在讨饭吃的乞丐,但是他是士,士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真的是每天去乞食。士在中国古代,中国古时候把人民也分为四个阶级:士农工商,这个在社会上地位不一样。士是读书人,是被世间最尊重的,读书人虽然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可是受人尊敬,为什么?他读书明理,中国人对这个尊重。从前读书,真的都是读圣贤书,从小启蒙就是读圣贤书,明理、懂事。读书人一直到汉朝,汉武帝的时候,读书人才有出路,为什么?国家需要你。诸位要知道,中国的大一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统一了,社会动乱,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安定形成盛世,没有。一直到汉朝,汉武帝是第七个皇帝,才真正走向制度化,国家统一,需要人才帮助他治理。这是形成真正大国了,不是小国,古时候那些诸侯全没有了,都变成郡县,郡好像现在的省,省下面有县,这些各个阶层的公务人员,这需要人才。人才到哪里找?找读书人。所以学而优则仕,仕就是为国家服务,接受帝王的任职,於是考试的制度就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