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9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零一面,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从这里看起,「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是《安乐集》上所说的,引用大经告诉我们,菩萨,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称菩萨,摩诃萨称地上菩萨,就是十地菩萨,菩萨摩诃萨。恒以,恒是恒常,常常没有间断以功德智慧来修行,也就是起心动念与智慧相不相应?与功德相不相应?这是真干的人。下面说,「若始学者」,这初学的人,「未能破相」,破相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菩萨破相了,摩诃萨不但破相,连见也破了。《金刚经》上说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都破了。四见是《金刚经》后半部,「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境界深了,摩诃萨破了。《般若经》里面所说的,多半都是讲的别教,别教初地相当於圆教的初住。所以《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都是摩诃萨,都是大菩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圆教跟别教不同的地方。破相不容易,可以不必破相,这就是净宗的带业往生,不破相也能成就,我们才有指望。怎么修法?「依相专至」,就是专念到极处,本经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专念到极处,「无不往生」。后头特别嘱咐「不须疑也」,不需要怀疑,这个事情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疑,大经里面说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有怀疑就不能够精进,破坏了精进;不但破坏精进,有时候还堕落。 「现世行人,实应谛信此说」,现在这个世间修行人,实实在在应该,谛信是真信。谛信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把这些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这个信叫谛信;不是迷信,不是勉强的相信,是真信。「不必先求离相」,这是净宗无比的殊胜,「但当老实持名」。相信佛菩萨告诉我们的话,决定真实,这个理太深,相太复杂,我们只要相信佛说的,决定不动摇、决定不怀疑,你就一直念下去,持名念佛一直念下去。「依相专至,无不往生」,前面说的。这个办法实实在在是为现前众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针也」。这是讲我们现前,现前众生只有这条路,指导我们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正确的方向,我们无需要怀疑,决定成就。 「上」,这上是上面一段,「广引经论,以明持名念佛殊胜利益。至於持念而云专念,更云一向专念者,如《观念法门》所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无量寿佛名就是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慈悲到极处,不忍心看到众生造业受报,六道轮转苦不堪言。在六道,我们一定要知道,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为什么?一个人,我们细心去观察,观察自己、观察别人,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这是一年,决定是恶念多、善念少。什么是恶念?为自己就是恶念,为众生就是善念。那我们想想,我这个念头是为自己的多,还是为众生的多?为名闻利养的多,还是为正法久住的多?这一比较就知道了。恶念多,恶的行为多,那你在六道里头,就在三恶道的时间多。又何况六道众生烦恼心所二十六个,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换句话说,善敌不过恶,恶念多,恶的习气重。不被恶习气所牵所染那就不是凡人,修行没有相当的功夫,不可能不被环境所染,被环境所染肯定是搞六道轮回,轮回心造六道的业。阿弥陀佛把这桩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知道六道众生修行成就难,太难太难,确确实实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成就。 也让我们想到,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的大法流传在世界各地,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五、六百年就没有了。当年弟子们传法四面八方分头去教化,唯独传到中国来这一支,在中国确实生根、茁壮、开花结果,成就超越了印度。这什么原因?这个原因我们早就体会到了,因为我们认识佛法是师道,中国人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孝父母,他怎么会尊师重道?在外国确实他们也懂得孝道,我们在许多宗教典籍里面看到,但是没有中国人那么重视,没有中国人那么认真。认真落实孝道的是中国这个族群,佛教在中国发展自然就很顺利。像净业三福,这是大乘最高指导原则,佛自己也说得很明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不能离开这三个原则。它头一句就是「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这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佛教传在其他地方都没落?没有孝道的根。中国人孝道的根扎得好! 今天世界的灾难,一般讲起来,中国人所受的灾难比外国轻,什么原因?祖宗所修积的不一样。中国这个族群,老祖宗是依伦理道德起家的,当然就不一样。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在中国至少认真教学了,我的估计至少一万年,根深蒂固,现在虽然疏忽了这一百多年,底蕴还是很深。过去我们在汤池做实验,三个月,这个小镇的居民良心就发现,我们这些教学的老师一个个都呆了。原先估计要教二、三年才会有点成就,没想到三个月成绩卓着,这证明什么?证明中国祖先祖德厚,根厚。就是没人教,一有人教,马上就明白,就觉悟,就回头了。证明了两桩事情,第一个是人性本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第二个证明人是非常好教的,这么容易教。这也是我们的根厚,祖宗保佑,三宝加持,很快人就觉悟、就回头。这在其他国家地区找不到,我们在前几年当中,确实经历过找一个地方来做实验点,找了好几年都找不到,缘不具足,最后是意想不到的在汤池小镇做出来了。 持名念佛的殊胜利益,「至於持念」,这是《弥陀经》上所说的「执持名号」。大乘教里叫我们什么都放下,净宗是大乘,只有这一门特别,一切放下了,把名号抓住,持名,持名更进一步专念。再进一步一向专念,《无量寿经》上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观念法门》所说的,这就讲到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这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大家所用功夫不一样,所得到的功德不相同。但是「随其根性」,不管你是上中下哪一种根性,佛都是教你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四个字、念六个字都好。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有同学向他老人家请教,知道老人是念佛,特别是晚年专修净土,问他老人家怎么个念法?他告诉人:「我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弥陀经》上只说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别人问:那你教别人呢?他说:「我教别人念六个字,加南无,南无阿弥陀佛。」别人问:为什么你自己念四个字,教别人念六个字,这有什么不同、不一样?大师就说:我对於净宗、对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深信不疑,发心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求往生,所以我只念四个字。完全听从经典的教诲,经典教我执持名号,名号就阿弥陀佛。为什么教别人念六个字?别人未必真正想生极乐世界,想往生是嘴上说的,对这个世界放不下;换句话说,他未必能往生就劝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南无是皈依的意思,皈依阿弥陀佛,皈命阿弥陀佛,也有恭敬的意思,恭敬阿弥陀佛,客气话。真往生那不要客气,这些客气话可以免去,一心专念。加南无都是夹杂,你看那个专,专到这样的程度,一向专念。莲池大师这个开示意思很深、很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学他老人家那样一心专念,决定求生。 这下面假设一个问答,「问:五种因缘(指五念门)」,五念门后面有,后面会讲到,「皆是净业。何特於念佛行,专置一向之言耶?」五念门是天亲菩萨提的,他提出来修行有五门,第一个礼拜,第二赞叹,第三发愿,第四观察,第五回向,这叫五念门。这提问的人问到,这五种因缘统统是净业,为什么特别於念佛行专置一向之言,持名念佛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答,此有三义:一、谓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这个废就是放下,为什么教你一向专念?你要把诸行统统放下,这个诸行是什么?八万四千法门,你要真放下。具体来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你全部放下,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认真精进不懈,你走一条路,意思在这个地方。让你专心,让你能得三昧,得三昧之后你能开悟,决定往生,意思在此地。教你念佛,念佛是为立而说,其他的放下,只立这一门,你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第一个意思。 「二、为助念佛之正业,而说诸行之助业。」助是协助你、帮助你,念佛是正业,正助双修,要以念佛为正修。助修呢?助修,像莲池、蕅益他们一生教化别人也是应机施教,有时候加上一些助行,有时候没有必要。念佛是正行,助行还是念佛,正助都是念佛,这看什么样的根性。正助全是念佛,特别容易成就,对哪一种人?烦恼习气比较重,比较愚钝这种人,他学教不容易理解,不如一心念佛好。甚至於持戒对他来讲都有困难,不必持戒,念佛,持戒就包括在念佛里头,这佛念好了,你的心里全是佛号,怎么会犯戒!这叫道共戒,念佛里面戒定慧三学具足,不必再去搞那些。往往这些人看到是下根人、愚痴人,到临命终时他的成就,聪明人比不上他,通宗通教的人比不上他。这个事情我们看到了,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谁瞧得起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经听不懂,也不会念,老和尚就教他一句阿弥陀佛,教他一向专念,念了三年,你看他走得多自在,预知时至。往生前一天,到城市里面去看看他的亲戚朋友,那是什么?辞行,他不说,就是来看看大家,真的是来辞行,第二天走了,这么潇洒!通宗通教的跟他不能比。前面我们提到的,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没出家之前泥水匠,也是不认识字,你看预知时至,没生病,走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说走就走。最后留了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深反省,「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最后留这句话。这两个都算是出家人。 在家居士也了不起,我在初出家的时候,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在佛光山教了十个月,碰上一桩事情。台南一个小镇,里面有个老太太,念佛人,念了三年,时间不长。老太太心地非常善良,不懂佛法,什么神都拜就是了,什么庙她都去烧香。三年前她娶了个媳妇,儿子娶个儿媳妇,这个儿媳妇懂得佛教,劝婆婆不要到处乱拜,家里面设个佛堂,就在家里专念阿弥陀佛。老太太真有善根,听媳妇的话,真的不再去拜了,就在家里面,家里面供西方三圣,就在家里拜佛念佛,三年,站着往生。老太太很聪明,怕说要往生,家里人会吵吵闹闹的,会障碍她,不说,没给家里人说。她走的时候是晚上走的,吃晚饭的时候,她叫家人:你们先吃,我去洗个澡。实际上她办她往生的事情,真的洗澡了,洗得干干净净,换了新的衣服。家里一个小佛堂,就在小佛堂面前,面对着佛像,站着走的。儿子媳妇等她吃饭,等了好久没出来,怎么回事?去找她,房间里没有人,看她真的洗过澡了,再去找,看她在佛堂站着,穿得整整齐齐,手上拿着念珠,喊她不答应,走到面前仔细一看,她往生,已经走了,一点干扰都没有。四十多年前发生的,四十年前发生的这么桩事情,这个小镇的人对这桩事情记忆犹新,我提到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告诉我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什么?这就是一向专念的成绩表现。 「三、以念佛而为正,以诸行而为傍,故云一向也。下释其义,一向专念,有下三义:一者,废舍余行,专立念佛。」这第一个意思,其他修行的方法统统不要了,我就采取这个方法,一向专念。我们刚才举的这几个例子都是一向专念,无比殊胜的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单提一句佛号,一门深入,不杂他法」。这么简单,锅漏匠成就,修无师成就,台南这个老太太成就,我所看到成就的人很多,都是这个方法。「诸行俱废,唯立念佛名号一法,是名一向专念。二者,唯以念佛为正业,为助此正业而修诸行。念佛为主,余行为助,主摄诸助,助随於主,主助圆融,同入弥陀一乘愿海,故亦名一向专念也」。就是宾主要分清楚,像莲池、蕅益大师他们就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甚至於提出来,持名是正,还以持名为助,正助都是一向专念。有些根利的众生,不是没有,有,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看到,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在「净宗历代祖师录」看到,他们学不学大乘经教?学,学华严的、学天台的、学般若的,用这个来做助行。但是助是助主修的,助你一向专念,以一向专念为主,助是助什么?帮助你断疑生信。这个法门难信之法,帮助你认识事实真相,就是经教上讲的诸法实相。为什么?你认识得愈清楚,愈容易放下;换句话说,许许多多的障碍自然就突破。 障碍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对於诸法实相不了解,总以为眼前这个样样是真的,西方极乐世界只听说,没见到,还有怀疑,这就需要经教来帮助。经典帮助我们,这一部《无量寿经》好!大经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解》是黄念祖,我们在一起学习,将学习的心得来分享,我们称它作演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认识阿弥陀佛,也认识了娑婆世界。我们对这个法门,对这个一向专念的方法相信,深信不疑了,一心专念,决定求生净土,其他想学的全放下,到极乐世界再学。喜欢这个东西都不要紧,暂时放下,先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有的是时间,有好老师、有好同学,同学当中有专门修学这个法门的,修心性的、修法相的、修唯识的,有专门的老师,我们才有能力找得到。 学什么都不妨碍,寿命长;不像这个地方寿命有限,以有限的寿命学无限的佛法,怎么可能成就?没法子成就。只有到极乐世界首先取得第一德,净宗第一德就是无量寿,寿命长久,那你就有的是修学的时间。又何况在极乐世界就跟上学一样,天天在课堂,时时在学习,真精进,他没有中断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夜晚,因为那个世界是光明世界,不需要依靠日月。我们这个地球要依靠太阳,没太阳就不行,地球的自转就形成日夜,白天、晚上,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极乐世界没有晚上,所以精进是不间断的。极乐世界人不需要饮食,我们吃饭也中断了,他不需要饮食。进那个学校就修习,毕业就成佛,成佛才离开极乐世界。我们想想,到什么地方,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修学环境、好老师?我们修学所需要的条件,那个地方是圆满具足,一样都不缺。回想到这个地方修学多么辛苦,我们想一个清净环境找不到,我们想修学的资料也找不到,指导的老师也找不到,同参道友也找不到,真苦!今天世尊、菩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有这么个好的去处,这个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去,就怕你自己不肯去。你真肯去的话,人人都能够生极乐世界,人人都能够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一家人,阿弥陀佛知道我们是一体,所以他对我们的爱护,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一点疑惑都没有。完全放心,你就依靠他,对了,依靠他肯定成就。 第二句里,就是「念佛为主,余行为助」,修积功德,将这些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提升品位。但是助修一定是随缘,不攀缘,为什么?攀缘跟我们的正修就不相应,对正修有妨碍。随缘就没有妨碍,也就是助修的缘是自然来的,我不是去找它的。像我们最近这些年在国外,因为九一一这个事件出现了恐怖战争,这是从前没有过的。如何来把冲突化解,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我们的学校找到我,希望我们帮助他解决,这是随缘,这不是攀缘,这是一桩好事。世出世间法都必须建立在安定和谐的社会,一个动乱就感到非常困难。我们自己生在这个动乱的时代,我们何尝不向往过去祖师大德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一辈子不下山。东晋时代慧远大师,这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在江西庐山建东林念佛堂,以虎溪为界,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就在那个地方念佛,目的就求生极乐世界,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因为《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翻译出来,远公那个时候就依一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最早翻译的,在我们想像当中,他非常可能是依安世高翻译的本子。这个本子失传了,在翻译经典目录里,安世高确实有这个本子,但这个本子今天找不到。《无量寿经》从汉朝一直到宋朝八百年间,总共有十二次的翻译,这十二种的版本有七种失传,流传到今天只有五种。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采取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他是意译,跟罗什法师一样,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古大德翻经,安世高的经典我们喜欢读,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喜欢读。玄奘大师翻了很多,没有人念他的本子,除了《般若心经》之外,这流通很广,其他的经很少人去读它,都用它来做研究的参考资料。他的经是直译的不是意译,翻得很生硬,这外国文法跟中国不一样,中国人有点不太习惯。所以正助我们一定要清楚,譬如在今天你看这个世界的动乱,众生太苦了,如果我们有缘能够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谐,这是好事,有缘就要做,没有缘不需要做,自己一定要清楚,正助分明。前几年我有这个缘分做了,现在年岁大了不想再做了,后继有人,做的人很多,我们就不要做。所以我就一向专念,在《大经解》多下一点功夫,每天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四个小时,现在体力还可以。好!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这是无量的欢喜,不再浪费时间,不再浪费精力,一定要守住一向专念,正助都是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