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我们学的还是要会集本,印光大师没看到这个本子,看到这个本子,一定像蕅益大师一样赞 ...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第522集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合得脱」。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

这句话很重要,一定要认知这个罪的根本是什么?罪的根本是怀疑,怀疑的根本是无知,就是迷惑。因为迷惑你就造业,因为造业你就受苦,惑业苦是轮回的原理,六道轮回是它的现象,它的根本原理就是惑业苦。你真正认识了:

【深自悔责。】

自己惭愧、后悔,你才能忏悔业障。

【求离彼处。】

这个处所就是六道轮回,向外再扩张就是十法界,六道、十法界苦。

【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所以堕地狱是麻烦事情,堕到地狱,要把你一生的罪业消尽,你才能出地狱。出地狱好事情,罪业是消尽了,但是怎么样?习气在。这个时候又回到人间来,地狱出来了,多半又回到人间来。回到人间来,带着地狱那些习气,他又迷惑、又造业,在人间短短几十年,死了之后又回地狱去了。所以地狱里头的鬼卒看到你很奇怪,你怎么出去了,怎么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地藏经》上给我们讲的。他会又回来,全是地狱的习气,习气很可怕,罪业不消尽出不来,出来的时候,麻烦就是习气。这就是宿世善根、福德、因缘,如果宿世有善根福德因缘,你从地狱出来就遇到善知识,跟着善知识学习。这个学习,要淘汰自己的不良的习气。不良的习气是什么?自私自利,这个习气很浓,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习气。与外面境界一接触,把你的习气引发出来,这个事情麻烦就大了。

中国古人的教学,所以中国人真是了不起,有大智慧,小孩到你家里来投生,就知道要怎样防止他那些恶习气。教育是长善救失,如何让他的善根增长,习气把它控制住、把它消灭掉。消灭掉是非常困难,实在讲控制就不错了。真正消灭掉,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把习气真消灭干净,他就成佛了,这妙觉如来,回归常寂光了。所以,一定要知道习气可怕。

我们怎样把这个习气能伏住?绝大多数的人听经闻法有用。所以世尊讲经四十九年,就是用这个方法把我们的习气控制住,没有断灭,但是可以让它不发作,不起作用。真正要保证你不再搞轮回,不再受这个罪,说老实话,八万四千法门虽然是平等,都有这个效果,我们根性不行。我们确实不是上上根人、不是上根人,充其量中根就不得了了。而我们自己想一想,很冷静在思惟、观察,我是个下根人,中根都谈不上。唯一能控制的,天天不离佛,离佛就保不住了。天天不离佛,现在佛不在世,佛的经教在世,我天天不离经教,就行。所以我的老师,我跟他十年,后面五年,他说我给你介绍个老师。我说哪一位?他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往生了,《文钞》在。老师当时把《文钞》上下两集四册给了我,叫我常常读诵,依教奉行,你就是印光法师的弟子。真读、真听话、真干,你这一生不会走错路,这是个真正明眼人。

我也用这个方法劝人。现在大师的《全集》出版了,我们知道《文钞》还有第三集。还有人依照《文钞》在里面选择,重新整理编成《嘉言录》、《菁华录》,这个编得好。《菁华录》的分量少,所以我劝年轻人《菁华录》要背。你们大家不是学古文吗?印祖的文章写得好,就用这个做文言文的读本。去背《菁华录》,背的遍数愈多愈好,背得滚瓜烂熟,真正是印祖的学生。社会大众不承认,佛菩萨承认,祖师大德承认。我们学的还是要会集本,印光大师没看到这个本子,看到这个本子,一定像蕅益大师一样赞叹而且流通,非常稀有难得。

『识其罪本』乃至『然后乃出』,这个合前面经文上所说的『轮王欢喜,方得解脱』。「《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他没有别的苦处,只有「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他不见佛、不闻法,再好的物质环境的供养他还是不快乐。又义寂法师说,「但望胜乐,劣乐为苦」,看到人家花开了,见到阿弥陀佛,亲近弥陀,看到这个快乐,自己还不行,这就为苦了。「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往上看,这上下一比较,苦乐的念头就生出来了。

「粗苦」,参考资料里头,从《佛学大辞典》里头节录下来的。说「下地麤苦障」这一条:「(术语)外道于三界九地离下地而生上地时」。三界九地,像我们上楼房一样,九层楼,我们从第一层上到第二层,看到第二层好,下一层就厌恶它,再上到第三层,看到第二层也不行。我们往上看,上面是诸佛、大菩萨,往下看是四圣法界,再往下看是六道轮回,欣厌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观下地麤苦障」,粗是所有一切环境物质比不上上地。不说别的,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跟四王天比,四王天里面的物质就有珍宝,我们这个世间没有。再提升,忉利天,更殊胜,很多宗教的天堂都在忉利天。那个地方不是永生,他寿命长,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寿一千岁,你看他寿命多长。孔老夫子生到忉利天,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年,但是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换句话说,在忉利天大概还不到一个月,一个月三千年,在忉利天还不到一个月,刚刚来不久。你就晓得福报大!从那个地方看我们这个地球,太苦了,这怎么能住?这个就是从上地往下地,到极乐世界去看,那就更不堪设想了。

所以,极乐世界的人看我们这个世界,人真的是可怜悯者,怎么会堕落到这个地方来?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惭愧心才能生得起来,在这个里头还有什么贪瞋痴慢的?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才真正体会到,我们那种傲慢的习气是极大的罪业。所以「上地静妙离,以断下地之烦恼,是名六行观。观下地为麤、为苦、为障」,障碍人明心见性,障碍我们清净平等觉。往上看,上面清净,上面微妙,上面是离,离开苦,离苦得乐,愿意去。佛今天兴大慈悲心,为我们演说《无量寿经》,让我们观,这是上上地,这个里面的清净、快乐、庄严。庄严是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不但庄严,最殊胜的,这些物质全都说法。众鸟说法,树木花草说法,七宝池里面水说法,水流的声音说法,风吹树叶的声音说法,无处不说法,全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换句话说,在极乐世界你就永远不会离佛,不会不闻法,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在阿弥陀佛怀抱之中,没离开,这才叫极乐!

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能不去吗?我相信什么样的东西都拦不住你,你非去不可。这些地方七情五欲,你一看,跟极乐世界,这太粗了、太恶了,你自然不喜欢去沾惹它,这还得了!所以,愈清楚对于佛愈感恩,不是佛我们怎么会知道?知恩才晓得报恩。什么是真报恩?念佛往生净土是真报恩,亲近阿弥陀佛,这是报佛恩。

「又义寂师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苦乐有个比较,看到忉利天的乐,回头再看四王天,就不行了,比不上;忉利天往上面看夜摩天的乐,忉利天人比不上。叫我们向上看,上面殊胜,下面就比不上上面了。「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下面跟上面一比,它就粗,它就苦。「虽名为苦,非苦受也」,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所受苦,它没有。「又望西《无量寿经钞》曰」,他设了个问答,「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生到边地,是疑心的果报,还是修善的果报?「答」,答得很好,「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他修善里头有疑心,夹杂着疑心在里头,「令所得果,不得纯净」,这说得好。所以念佛人,念佛的三个条件,第一个不怀疑,第二个不夹杂,第三个不间断,真念佛人。

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头说得好,「忆佛念佛」,忆是心里头想佛,时时刻刻想佛,不能把佛忘掉。老子所谓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忆佛就是道,成佛之道。对于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心住在道上,心有佛,口念佛,身行佛,行佛之行。阿弥陀佛的行,这部经上所说的,佛的存心,念念不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苦难众生,这是佛心。参访、考察一切诸佛刹土,结得大愿,这个结就是会集。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总结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极乐世界建国的纲领,最高指导原则。愿愿都兑现了,这是佛行。

佛行里面无比殊胜就是接引众生。十方世界众生只要真正发心,你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真正相信,真正发心想去,他一定来接引你。什么时候来接引?你到这个世间来,业报来的,我们是业报身,寿命都有一定的。不但寿命是一定,一生所遭遇的也是一定的,正所谓「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虽然真相如是,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知道命运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所造的,自作自受。既然是自己造的,换句话说,就自己可以改。云谷禅师教袁了凡的原理就在此地,告诉他,命运是你过去造的,那你现在可以造,现在你的造作超过你的命运,就把命运改掉了。所以教他断恶修善,他真干。先是一个人干,最后家里人相信了,全家人干。效果太快了,不到半年效果就很显着,一年,那就效果太清楚了,信心十足,一辈子不舍离,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他求佛,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就是学了佛之后,最重要的是改命运,佛学了,命运没改,你白学了。怎么改?真干。所以古人讲的,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重要!这六个字能做到,没有不改命运的。

我给同学们说过,我的命运全改了。我对老师感恩戴德,不是老师指导,怎么会知道?根本不可能。老师指路,老师给我选择,选择道路,我们依教奉行,看到感应,快乐无比。无论是顺境、逆境都快乐,知道什么?顺境跟逆境全都是消业障,顺境是消福报,逆境是消罪孽,都是好事。你要不懂,顺境、逆境都造业,顺境怎么?起贪心,贪无止境,不得了;逆境,怨恨。所以你不懂的话,你就会造业,你懂得的话,快乐无比,才真正体会到佛法不可思议。望西师在此地提醒我们,由疑心所间杂,得果不纯净。我们今天应该把疑心放下,决定不怀疑。

 
 
 
前五篇文章

嘉祥疏曰,转轮王比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比喻净土,王子得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7』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

现在《文钞全集》出版了,依照这部《文钞》修行,决定得生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6』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5』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

 

后五篇文章

我们自己愿望就是求生净土,一切都给别人,连身体都可以奉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8』舍识用根,在六根的时候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9』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

记住,净土经典里头都有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不能把这个

这个地方所说的「大利」不是相对的,是绝对的;这个利益是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