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南地区景点众多,但是第一要去的景点非桑耶寺莫属,这倒还不仅仅因为它身负“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盛名。 桑耶寺建造年代大约是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5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它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这是很多旅游书上都会提到的重要一点,我也没法免俗。 桑耶偏居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海布日神山脚下,前往颇要费些周折。首先要从拉萨或者泽当乘车在桑耶渡口下车,从拉萨去大约要3小时,从泽当去只要1小时。下车从一个写着“桑耶风景区”的门下进入雅江渡口登舟,有时会有人在门下卖“桑耶风景区门票”。在桑耶渡口乘平底渡船过江,大概要花1个小时,如果急着赶过江去的话,可以包船。弃舟登岸,有桑耶寺的车在岸边接人到寺里,早几年的东风大卡车现在已换成了中巴车,虽然路仍很烂,风沙仍极大,但比起以前在东风车厢上吃满嘴沙子要好了许多,据说人来得多的时候,还是要用东风车开出来接人的。桑耶寺圆形“铁围山”围墙以内是是芸芸众生所在的尘俗世界,众多塔殿都不卖票可以随意参观,惟一卖票的地方是“世界中心”——邬孜大殿。 桑耶寺外的朝圣者 第5代赞普赤松德赞为唐朝金城公主之子,据说其出生后还曾围绕着他上演了一出藏族版本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可正所谓少时蹉跎日后却必成大器——赤松德赞后来成为一代明君,在藏族历史上被称为“师君三尊”之一。 公元754年赤松德赞执政,为巩固政权设计除掉了崇苯的大臣,并大力在雪域高原弘扬佛法抑制苯教。为此,他曾经先后两次延请“外国专家”——从印度迎请了高僧寂护,从乌杖那国请来了密宗大师莲花生入藏传经,使佛教由此开始在雪域高原扎下根来。 赤松德赞后又授命寂护建造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寺庙桑耶寺,但建寺过程中却屡建屡垮,原因据说是此地妖气很盛,鬼魔横行。看着寺庙老是建不起来,英明的赤松德赞国王心里着急,赶紧把精通密宗咒术擅长降魔伏妖的莲花生请来帮忙。大师和邪魔外道们飞沙走石一场恶战,其间自然免不了在四处空中来水里去的(要不然现在桑耶和山南一带怎么会留下那么多“战斗遗址”),最后终于邪不压正,妖魔们被打的是鼻青脸肿落花流水,最后有的流落异乡,逃到了偏僻的藏东崇山峻岭中;有的则“阵前起义”,被莲花生大师招安改编为“政府军”——佛教的护法神,这倒是不放屠刀(也)立地成了佛,比如著名的法力殊胜、暴烈的白哈尔神王以前就是苯教的神祗。 之后,桑耶寺的建设改由莲花生大师来主持,规模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地址则由莲花生大师重新勘测认定,赞普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寂护大师就任桑耶寺建成后的第一任堪布。 桑耶寺有许多名字,古称“乌登勃来”,藏文寺名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或者“邬策钦莫寺”,还有“无边寺”、“存想寺”、“三样寺”等名称,但一般都称为“桑耶寺”。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很有意思。据说,为了满足一下国王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迫切之心,莲花生大师再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变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赞惊呼一声:“桑耶!”(“出乎意料”的意思),于是该寺也就因国王一声惊语而被命名为桑耶寺。不过,比起前面那些繁琐的名字来,藏王的这声惊呼倒还容易上口一些。 赞普赤松德赞除了惊呼出一个寺名以外还让7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这7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史称“桑耶七觉士”,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 桑耶寺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初入寺中,也许会被鳞次栉比殿塔林立的奇怪布局所迷惑,但你如果了解了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和在整个寺庙布局中所起的作用以后,你一定会为这座在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群所倾倒、所折服。桑耶寺的建筑,据说是仿照古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而建的。全寺的建筑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为世界中心须弥山,由一座藏、汉、天竺三种风格的三层“邬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又建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双轮;邬孜大殿四个角上分别建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还均匀分布着4大殿和8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庙建筑群的外围是一道圆形的围墙所环绕,象征着世界外围的铁围山。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又和密宗的曼陀罗(坛城)有几分相似。 如果你还为纷繁复杂的建筑所困的话,那么欣赏整个寺庙精妙布局的最好的地方就在邬孜大殿的顶层。在顶层居高四望,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结林四大部洲,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精湛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将会让你叹为观止。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大殿正门右前方,寺院自己新修了一座旅馆,大小与四大部洲殿相仿,在整个建筑布局中和整体风格不太协调,显得很突兀。不过这倒是方便了你我这样的旅行者。另外,在这个代表大千世界的小宇宙般的建筑群中,能有一座“属于”旅行者的建筑在我看来倒颇有点象征意义,它大概预示的是旅行者和修行者最终的殊途同归吧。 幽深的古老寺院一角 邬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主殿,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大殿座西向东,高为三层,底为藏式风格,中层为汉式,顶层为印度样式,因此“三样寺”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大殿和甬道回廊里均绘满了各种题材的壁画。除了一些你在其他寺庙里也能看到的传统的宗教绘画外,在桑耶寺邬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画,画中记载了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止于9世达赖业绩。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西藏的“绘画史记”。此外在邬孜大殿1层和2层有“桑耶寺史记”,2层的南侧有“莲花生传记”等精美的壁画。在大殿门口左侧,有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记录了赤松德赞于公元779年发布的正式以佛教为吐蕃国教的敕令。大门正廊上还挂着一口历经千年的唐式古钟,这是西藏历史上铸造的第一口铜钟。据说是为纪念赤松德赞第3妃没卢氏(又有一说叫“菩提氏”),她带领30名贵族妇女削发出家,成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批尼姑。 在整个“铁围山”环绕的寺庙里,大部分地方是可以拍摄的,当然为稳妥起见,最好能征询一下在场的僧侣。拍摄桑耶独特的圆形造型的最佳地点在桑耶乡前面的海布日神山上,体力不好的话就不用爬上山顶,在山腰一座佛塔处就可以了,当然由于树木葱笼,你看到的寺庙圆形造型不如在山顶上的那么清晰。 邬孜大殿晚上6点左右就关门,寺庙的东门也同时关闭。由东门出去到海布日神山和桑耶镇上闲诳的人,晚了须绕道北门回寺。 桑耶寺招待所就在“铁围山”里 ,一个较为简陋的三层楼招待所,却是众多朝圣老乡和四方游客的汇聚处。晚上游客散尽的时候,月色下你尽可以漫步在佛经中的“大千世界”里,那感觉,通俗点儿说就和“坐地日行三万里”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