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四十九面倒数第七行,从「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从这看起。 这一小段是菩萨利他,前面讲自利,这讲利他,利他这一段「妙行显实」,主要就是这一句。菩萨帮助众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开悟,帮助众生成佛,真实之际就是成佛。开化显示,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身行、言教,开化是言教,显示是身行,不但要讲,还得做出样子给人看。做出什么样子?真实之际就是佛的样子,把佛的样子做出来让大家看,告诉大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学佛的同学们对这句话要有一定的认知,我们本来都是佛,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跟佛有这么大的差距?《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就明白,我们之所以会变成凡夫,就是妄想分别执着。那我们要回到佛位,重回去作佛,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行了。话是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可是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看这个底下的注解,前面两句昨天学过,我们念一念,「开化者,即《法华经》之开佛知见。显示者,即示佛知见」。《法华经》后头还有两句,「悟佛知见」,开示悟入,最后一句说「入佛知见」,最后一句那是证果了,你真的成佛了。前面的三句一句比一句深,先是给你讲,你明白了,你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菩萨做出样子给我们看,这个样子就是这部经里面所说的。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做榜样给我们看,那个样子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完全表现在生活,表现在教学,佛的工作就是教学,四十九年如一日。我们明白之后悟了,这个悟了是什么?真懂得了,真明白。明白之后要入这个境界,要认真学习,学得跟佛一模一样。在此地是与会的这些菩萨,经上跟我们说的一万二千人,实际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那些菩萨无量无边都来参与这个法会,来庄严道场。道场里面的同学程度不齐,凡夫看不见他们,二乘就能看见,二乘是声闻、缘觉,声闻里面初果就能看见,须陀洹这样的人很多。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大菩萨再来的,他们来给我们表法的,小乘四果四向都有,大乘十信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统统都在场,可见这个法会无比的庄严。「际」这个字,真实之际,这个字就是「究竟边际」,实际上「真实之际」就是佛知佛见,佛之知见没有边际。这桩事情,大乘经典里面有几十个名词,都是说这桩事。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解释,诸法实相,就这个真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都明白、你都清楚了,这就是佛知佛见。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假相,相是假的,体是空的,万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知佛见。我们迷了完全不知道事实真相,以为它真有,所以在这些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叫凡夫知见。佛知佛见在这个境界里头,他了解,所以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他在境界里如如不动,这就是真实之际。 「一部净土妙法」,这一部就是指我们现在学习的《无量寿经》,这一部净土妙法。「举体是佛之知见」,这个经的体性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字字句句都称性,所以说是举体。经里面字字句句所说的都是「华严境界」,所以古人称《无量寿经》为中本《华严》,这就有道理,不是随便讲的。「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这开示悟入是《法华经》上说的,这回归到本经,这个经上所说的全都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这一句话是非常非常重要,这是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人间,帮助一切众生终极的目标。大乘教里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一人不是专指哪一类的人,这是泛指所有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怎么能舍弃?只是他迷了,迷了,佛菩萨在等待,什么时候你机缘成熟,佛菩萨就示现。没成熟的时候,暗中帮助你成熟;已经成熟一定接引你,帮助你悟入。从这个地方我们真正体会到,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的恩德永远报不尽。用什么方法报佛恩?只有跟佛菩萨一样,学佛菩萨「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就是报佛恩。想到佛菩萨怎样帮助我,我应该怎样帮助别人,这叫报恩,除这之外没有能报佛恩的。就像《法华经》上所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上这一句八个字,跟我们现在经文上「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是完全相同,一个意思,一样的境界。 「《智度论》曰」,《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如、法性、实际,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这三个都是讲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这个名词,佛在《般若经》里面讲得最多。我们一般可以这样的说法,如果有人问我们,佛法讲的是什么?佛经讲的是什么?你们学佛的人学的是什么?你就用这一句话回答就行了,「诸法实相」,这是经文上的字。他问什么叫诸法实相?宇宙之间所有万事万物的真相,在佛经的名词上就叫做诸法实相。佛四十九年就讲这个,经典里面所教的也是这个,我们每天在学习也是这个。真相明白就叫觉悟,不了解事实真相就叫迷惑,迷是凡夫,悟叫佛菩萨,就这么回事情。现在我们想想,所谓的科学、哲学他每天在学些什么?还不是诸法实相吗?都在研究这个。实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没有?没搞清楚也没有搞明白。佛在经典把这个事情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佛用什么方法?佛用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一开就明白,诸法实相就悟入了。世间这些科学、哲学在研究,他为什么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因为他没有戒定慧,这是事实;科学家也要用戒定慧的方法,他就是佛菩萨。科学家研究总离不开数学,就数学是哲学之母,从数学里面得到信息然后再用科学技术去证明,现在高科技对这些研究的人帮助很多。 「《甄解》云:实相妙处尽理至极」,所以称它作「际」。际就是边际,实相的妙处,无论是事、无论是理都微妙到极处,所以用这个际字来形容它。「准上两说」,就是依前面两种讲法,「则真实即实相之异名」,我们经文上讲的真实就是实相,就是《法华经》上、《大智度论》上讲的实相。「真实之际者,乃实相妙理究竟至极者也」,究竟到极处,这叫真实之际,「亦正是佛之知见」,佛之知见见到实相妙理,佛之知见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我们的知见里头,有妄想分别执着夹杂在里头,佛的知见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见到。我们因为妄想执着在干扰着,我们见不到真相,我们见的全是假相不是真相。 「《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谓会十界归一乘克成菩提故。」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用这些方法帮助一切还没有开悟的众生,此地所说的都是他们所做的原理原则、重要的纲领,我们应该要学习。我们虽然还没有见到实相妙理,可是我们在经典上读得很多,也略知一二。这种知是解悟,不是证悟,解悟里头也有浅深次第不相同,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要认真努力。但是你真正了解不是在念得多,这个念是一种手段,这要记住,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放下。我们不念经的时候心里妄念很多,我们念经的时候妄念暂时就停止,这就是妄念放下了,分别执着放下;我们念的时间愈长,换句话说,放下的时间也愈长。如果念经里头夹杂着分别执着,那就是世间人一般人念书,长知识不长定慧,与定慧不相干,这就是我们讲的他搞佛学,他不是学佛。学佛不离开戒定慧,离开戒定慧叫佛学,学佛跟佛学差别在此地。 所以是会十界(十法界)归一乘,十法界是假的,幻相。一乘是真的,这一乘是什么?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这是一乘。克成菩提,此地的菩提是讲无上菩提,你才能证无上菩提。这个话我们用很浅的句子来讲,诸位容易记得,也容易抓到用功的方法。会十界就是你要把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法,都要把它看作是一真法界,这句话的意思就在此地,你就成菩提。我们初学的时候把它当作一真法界,到最后它真的是一真法界,你就证得无上菩提。先把它当作,慢慢的久而久之你发现到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这什么道理?这道理我们都学过,经上不是常说境随心转吗?我们那个心天天就把这个当作一真法界,久而久之它真的就变成一真法界。现前这个社会是不是变质?没有变质,但是看法真的不一样。久而久之是什么?你心定了,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你看到是真的。一真一切真,一妄是一切妄,你用真心一切是真的,你用妄心一切都是妄的,有没有十法界?有没有一乘?给诸位说,全没有。它要是真有,怎么你想想它就变样子?它不是真有,没有一法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自己的,自己的心、自己的识,心是真心,识是妄想、妄心。 现代的科学家我们很佩服他,他们也发现,发现这个念力,就是念头这个力量非常之大。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们自己不会运用,要会运用把我们的念头集中在一点,那个力量不可思议,那种能量永远用不尽。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到?是因为我们的念头散乱,太复杂了,这个念力不集中。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很重要,也就是说你的念头能够专一,这个能量你就能发现。能量非常之大,对自己能够改变你的身体,能够治疗你身体上、生理上的病态,不必用药,念头就把疾病消除了、化解了。佛法讲的道理你要是明白,你晓得这一点都不奇怪,正常现象,佛菩萨为什么不生病?他的念头正,没有邪念。我们这个念头里头,阿赖耶识里头有贪瞋痴慢疑五毒烦恼,末那识里面有怨恨恼怒烦,外面境界诱惑你的有财色名食睡,这三个东西一加起来,病就来了,你就得病。你要知道这三个东西只要缺一样,你有病因没有缘,这病还是生不起来;三样统统具足,疾病就现前,就这么回事情。这是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病理,疾病的原理。这底下一句话说,「真实之际者,以一佛乘为法涯际故。」这是大乘教里头,真实之际,它的标准是一佛乘,实际上讲没有边际。 下面,「又《甄解》曰」,《甄解》讲得比较详细,它说「若依小乘」,这个真实之际就是修学的终极课程学完了,我们一般人讲毕业,有这个意思在。小乘人,「偏真涅盘为实际」,他达到这个目的就证得究竟的果位,再上去没有了。所以证得究竟的果位,阿罗汉的果位,四果四向这个位次最高了。「若依渐教,以离二边为真实际」,这个渐教是权教菩萨没见性,一般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上中下三根这都是属於渐教。渐的反面是顿教,顿超,顿教是要上上根人才是当机者;上中下都不当机,也就是说修学这个法门,你没有这个条件。渐教是上中下三根都有分,这是离二边,二边是什么?我们现在讲对立。这个也是属於大乘,大乘的实教开始,所谓二边不立,中道也不存,这是真正二边离开了。二边的意思非常广泛,佛法常常给我们讲,真妄是二边,空有是二边,大小是二边,迷悟是二边,生死涅盘是二边。凡夫总是执着一边,二乘里有执着有的、也有执着空的,可见得执着没破。我空有二边都不执着,你还执着一个二边都不执着,你还是执着;二边都没有了,你还有一个二边都没有,你看你麻不麻烦?什么时候真正二边都没有了,在一切法里头分别心断掉,根本就没有分别心,你才能入这个境界。 「若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圣道实教这是大乘,实是真实,不是虚妄的。大乘实教以什么为真实际?以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真相心现识变,一切诸法的体是实性,也叫法性,也叫自性,也叫本性,名词很多。一切现相是幻相,这些现相跟体性永远分不开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体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都能现。体是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它能现相,相是幻相,虽有,实际上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用我们现代大家每天接触的电视,做个比喻就很好懂,我们把电视屏幕比喻作体,比喻作自性,电视上现出的画面这是相。你们想想,画面跟屏幕永远结合在一起,没有这个屏幕,相就不能现。虽然现相,妄相是妄相,实体是实体,毫不相关,但是它又不离,真的叫不即不离。你细心去观察,要是明白了、悟出来了,那也是修行,那也是证果,看电视也能成佛。知道什么?空有不二,真妄不二,你对於二边都不执着。体是空的,你不再起心动念,相是假的,也不再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法身菩萨,你是开示悟入诸法实相,你悟入了。这是圣道实教,就是真正的大乘教。《甄解》是先将小乘、大乘,圣道实教可以说一乘,这是通途说的,平常所讲的。 「若依净土」,我们回头来,我们修净土、我们学净土,净土教上怎么讲?「光阐道教为权方便,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一实真如海故」。我们先说这几句,光阐道教为权方便,权是权巧,有对自己的、也有帮助别人的,我们常常讲善巧方便,权方便就是善巧方便,非常巧妙能帮助自己成就,也能帮助别人成就。光阐是智慧,这个要记住,佛法始终不离智慧;道是一切法里头它都有道理,它都有方法;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菩萨教给我们的,通常指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光阐道教。八万四千是道,门径、方法、道理,四弘誓愿上说「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不止八万四千,无量无边。佛菩萨有智慧,我们跟他一接触,他一眼就看清楚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佛法。所以你遇到佛菩萨、遇到法身大士,那你太幸运,就好像有病遇到好医生,他一服药就把你病治好了。我们今天看的经典都是药方,我们害的病跟这药方相不相应,自己不知道,如果我们这个药方用错了,不但治不好病反而病加重,这社会上人学佛变成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你展开经典,你看看经上所写的那些当机的人,佛讲这个经,有的人还没听完,听了一半他就开悟、就证果,那是什么?当机,他害的病就需要这服药。 我们现在不知道自己害的是什么病,佛说这么多的法门、这么多的经典,也不知道哪一部经典对自己能管用。我们找善知识,不知道谁是善知识,找不到,这怎么办?我们这种情形,释迦牟尼佛在世他知道,我们跟佛相去三千年,三千年现前的社会他知道,三千年我们这一批人在一块学佛他也知道,他真慈悲,晓得我们找不到善友。所以他老人家在《大集经》上,把大的原则告诉我们,我们能遵守就没事,就能成就,这个原则是什么?他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正法是什么?佛灭度一千年,好好的学戒律能证果,能开悟、能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持戒不行了,人的根性不如正法,得修禅定。所以佛法到中国,刚刚好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那第二个一千年不是像法吗?所以禅在中国就特别的兴旺,一千年。这一千年过去之后,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现在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这一万年当中佛说净土成就。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自己不晓得自己的根性,你就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决定没有疑惑,我选净土,听话!成就的秘诀实在讲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他就成就了。真听话就真行,很多例子,我们看念佛往生的人,历史上记载得很多,在佛门里面最常看见的《净土圣贤录》,从东晋时候慧远大师建第一个念佛堂,大家在一起共修念佛往生的,一直到清朝历代念佛往生,大家都知道的,都写在这部书上。 |